辽宁省沈阳市泉园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泉园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 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 C. 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 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参考答案: C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分裂次数不受限制,能无限增殖,A正确;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B正确;所有细胞中均有原癌基因,癌细胞中原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C错误;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D正确. 【考点定位】 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无限增殖,形态改变和容易转移.细胞癌变的机理则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导致的. 2. 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A.无菌空气  B.氮源  C.无机盐  D.碳源 参考答案: D 3.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参考答案: D 4. 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参考答案: B 5. 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④精细胞形成精子时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6.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山洼草丛中的昆虫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的酵母菌④一片果园及其中的全部生物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②①    D. ③②④ 参考答案: D 【分析】 种群是一定的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总称,群落是指一定的区域中,所有生物的总称,生物群落以及周围的无机环境称为生态系统。 【详解】①生活在山洼草丛中的昆虫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的酵母菌是一定环境中的同种生物,属于种群;④一片果园及其中的全部生物,既包含了所有生物,又包含了周围的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所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依次对应的是③②④,D正确;A、B、C错误。 【点睛】种群是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群落是有着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生物的总和,也就是说种群是群落中的一员,生态系统是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总和,前两者仅指生物,生物圈就是生态系统,是相对于整个地球范围的生态系统。 7. 如右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参考答案: D 8. 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参考答案: D 9.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B. 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垂直分层现象 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影响水生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光照 参考答案: B 【分析】 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详解】动物群落中垂直分布通常是因为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原因,A正确;竹林属于种群,种群无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物有关,C正确;由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影响水生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光照,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B选项中竹林是种群,而非群落。 10. 生态系统中C、N等元素活动的特点是(  ) A.单向的 B.循环地、反复地出现,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C.逐级递减的 D.快速运动的 参考答案: B 11.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 ddRR,1/8 B. ddRr,1/16 C. ddRR,1/16和 ddRr,1/8 D. ddRR,1/8和 ddRr,1/16 参考答案: C 由题意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ddrr)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DDRR)杂交,则F1为双杂合子DdRr,让F1子代自交,其后代产生性状分离比例为高秆抗稻瘟病(D-R-):高秆易感稻瘟病(D-rr):矮秆抗稻瘟病(ddR-):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9:3:3:1。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的个体占得比例为 3÷(9+3+3+1)=3/16,在这之中基因型为ddRR与ddRr的个体的表现型都是既抗病又抗倒伏,他们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4×1/4=1/16、1/4×1/2=1/8,故选C。 12. 如图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缺失,该变异同时也使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B.图②表示倒位,该变异一定不会影响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C.图③表示重复,该变异发生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交叉互换类型的基因重组 D.图④表示易位,该变异发生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D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染色体缺失c片段;②是同一条染色体上c、d、e片段发生倒位;③表示属于染色体d、c片段的重复;④该图中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易位. 【解答】解:A、图①表示缺失,该变异不一定使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A错误; B、图②表示倒位,该变异可能会使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生物体性状的改变,B错误; C、图③表示重复,该变异发生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属于交叉互换类型的基因重组,C错误; D、图④表示易位,该变异发生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D. 13. 用单侧光照射小麦的幼苗(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该幼苗将(  ) A.停止生长             B.直立生长 C.弯向光源生长          D.背向光源生长 参考答案: C 14.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 A.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B.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C.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参考答案: D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使靶细胞裂解. 【解答】解:A、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的是抗体,抗体是在体液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能发挥免疫作用,A错误; B、吞噬细胞能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在细胞免疫中不发生,B错误; C、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的是T淋巴细胞,发生在体液免疫中,在细胞免疫中不发生,C错误; D、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的酶,最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这是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识记和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明确效应T细胞的作用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15. 下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经酶A处理后I与质粒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   ②II可以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③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④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B 16. 下列有关人工种子的培育生产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体组织细胞不形成愈伤组织就能表现出全能性 B.人工种子一般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C.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其基因型不同 D.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参考答案: B 17. 下面哪种说法,不是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A. 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 蛋白质分子全部都嵌入支架内部 C. 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              D. 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参考答案: B 18. 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 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 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氧气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D.动物数量减少 参考答案: B 19. 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 催化作用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细胞通迅          D. 细胞的控制中心 参考答案: D 20. 科学研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参考答案: B 21.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硝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