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DNA粗取与鉴定”实验原理提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参考答案: B 2. 大量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会明显增加的物质是(   ) A.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 参考答案: C 3. 豆腐上长出了毛霉之后,下一步要加盐腌制。加盐作用不包括:(   )    A、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B、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C、促进毛霉的生长             D、抑制杂菌的生长避免豆腐腐败变质 参考答案: C 略 4. 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果蝇体细胞含有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参考答案: D 5. 下列各种病症中,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是 A. 组织水肿    B. 手足抽搐    C. 贫血    D. 尿毒症 参考答案: C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生成增多不能及时回流或渗出造成的,属于内环境中成分变化引起,A不符合题意;手足抽搐是由于血浆中钙离子含量过低导致,属于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B不符合题意;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引起的,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变化引起,C符合题意;尿毒症是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而积累过多造成的,属于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D不符合题意。 6. 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  ) A. 称为初级消费者 B. 属于第二营养级 C. 属于第三营养级 D. 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参考答案: C 【分析】 营养级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之中所占的位置,第一营养级为绿色植物(包括藻类),第二营养级为植食动物,第三、第四营养级分别为初级肉食动物与次级肉食动物。消费级别总是比营养级高一个级别,因此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 【详解】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A错误;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C正确;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生态系统的成分及营养结构,掌握营养级与消费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再选出正确答题即可。 7. 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的 ②激素是信息分子 ③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作用 ⑤激素作用于其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⑥激素的作用具有持久性,激素能保持很长时间的活性 ⑦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A. ①④⑥⑦    B. ①②④⑦    C. ①③④⑥    D. 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 D 激素由无导管的内分泌腺分泌,①正确;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②正确;有的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如性激素,③错误;激素含量很少,但对动物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④正确;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⑤正确;激素作用后就会失活,不能保持很长时间,⑥错误;激素运输到身体各部分,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⑦错误,故选D。 8.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 DNA分子占 7/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参考答案: B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1个DNA经过4次复制,共产生24=16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16个DNA分子都含14N,比例为100%;只含15N的DNA有2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含40个A,复制4次需A的数量=(24﹣1)×40=600个. 【解答】解:A、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都保留亲代DNA的2条母链,故最终有2个子代DNA含15N,所以含有15N的DNA分子占,A正确; B、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DNA都含14N,故全部子代DNA都含14N,B错误; C、含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解得A=40个,故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40=600,C正确; D、复制4次后产生24=16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B. 9.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ks5u A.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参考答案: D 10. 针对右图下列哪个陈述是错误的 A.图中有8个染色单体 B.图中有4个染色体 C.图中有2个四分体 D.图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参考答案: D 11. 光合作用是生物最重要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绿色植物提供含有H218O的水,只会在植物释放的O2中发现18O B.根据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可以计算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C.停止光照,暗反应很快会停止;停止供应CO2则光反应不受影响 D.温室大棚采用红色薄膜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参考答案: B 12. 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 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 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 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参考答案: B 甲位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项错误;乙为染色体,化学成分主要为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化学成分为蛋白质,B项正确;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C项错误;核膜在前期已消失,此时无核孔,D项错误。 13.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参考答案: D 14. 下列细胞或生物中可发生基因突变的是①洋葱表皮细胞② 洋葱根尖生长点的细胞③ 硝化细菌④ 噬菌体 ⑤人的神经细胞 ⑥人的骨髓细胞⑦ 蓝藻 ⑧人的精原细胞 A.①②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⑤⑦⑧     C.②③④⑥⑦⑧   D.①②④⑥⑦⑧ 参考答案: C 15. 尿崩症患者因某种激素分泌不足,每天尿量可多达十几升,且尿液的渗透压低于正常人,这最可能是下列哪种器官或组织病变所致? A. 下丘脑-垂体 B. 肾上腺 C. 肾脏 D. 胰岛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尿量大且尿液的渗透压低是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 考点: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和释放的部位。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 16. 如图表示二肽分子的结构①②③④中含有肽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C 【考点】16: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分析图形:①R1是R基团;②﹣NH2是氨基;③﹣CO﹣NH﹣是肽键;④﹣COOH是羧基. 【解答】解:图中二肽分子的结构①②③④中含有肽键的是③﹣CO﹣NH﹣.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明确R基团、氨基、肽键、羧基各自的结构,就能正确的解答试题. 17.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的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6         B.25            C.12           D.96 参考答案: D 略 18. 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参考答案: A 19. 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毛霉          D. 醋酸菌 参考答案: C 2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 A.温度          B.呼吸酶             C.pH值         D.渗透压 参考答案: B 21.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    :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B. 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等位基因 C. 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 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分离比约为9:6:1的条件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参考答案: D 孟德尔应用测交法,即杂合子(F1)与隐性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与根据假说演绎推理的结果吻合才证明假说成立的,A错误;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但没有发现等位基因,B错误;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分离的同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6:1的比例,是9:3:3:1比例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出现该比例的条件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D正确。 22. 遗传密码位于(    ) A.蛋白质分子上                       B.DNA分子上 C.RNA分子上                     D.信使RNA分子上 参考答案: D 2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 B.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繁衍 C.动物的求偶过程存在信息传递 D.信息需要沿食物链传递并逐渐衰减 参考答案: D 24. 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卵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是由卵细胞提供的 C.受精作用使生物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促进了基因的重新组合   参考答案: C 25. 台盼蓝染色法可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这主要是利用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A. 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参考答案: B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的界膜) (1)膜的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