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社会工作者之高级社会工作实务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社会工作者之高级社会工作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社会工作者之高级社会工作实务强化训练试卷实务强化训练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 大题(共大题(共 3 3 题)题)一、D 村是云南省一个与缅甸接壤的佤族村寨,该村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住的房屋破旧不堪,平时也没有稳定的收入,不少年轻村民们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中。该村附近只有一所小学,孩子们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一些留守妇女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农活,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感觉压力很大。村里没有医疗站点,村民们看病也很不方便。2013 年,民政部开始实施“三区计划”(即“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以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受灾人员为重点对象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同时为这些困难地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政策的号召下,该村成立了第一个社会工作站。?问题:?假如你是该村新建社会工作站的社会工作人员,请你为该村制定一份改善该村问题的服务方案。?【答案】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民政部实施的“三区计划”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受灾人员,为他们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同时也为这些困难地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D 村作为云南省有名的贫困村,在“三区计划”的实施下成立了社会工作站,作为社会工作站的专业社会工作人员,需要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解决 D 村面临的社会问题。根据材料,该村面临的社会问题有以下几点:(1)村民普遍生活贫困,生活条件差,住房、医疗等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2)留守儿童较多,儿童上学难。(3)留守妇女承担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容易对生活产生消极情绪。(4)该村人才流失严重,年轻村民外出打工,缺乏建设家乡的人才。2方案设计(1)方案目标帮助该村村民找到脱贫致富的出路,号召更多的年轻村民留在家乡、建设家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妇女问题;整合当地资源,给该村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2)方案实施策略建立社会工作档案。走村串户,摸清每家每户的生计状况和需求,建立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档案,并对其中一些特别困难者进行救助。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依托社区、学校建立儿童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日间照顾、文化娱乐活动、课业辅导等课后服务,减少他们的安全隐患,填补他们情感缺失的空白。盘活社区内生动力,调动社区本土资源。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调查走访发掘本地资源,联系村委会一同探讨致富途径,例如成立农场经营养殖或种植果树等,并帮助村民争取获得县政府的物资、技术支持,实现该村的脱贫致富。发掘当地人才。扶贫的重要一环在于培养社区人才,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掘当地人才,在生产、劳动、文化领域寻找男女老少等不同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优势作用。例如可以将留守妇女联合起来成立小组,发展她们成为当地的志愿工作者,让她们在照料留守儿童、照料孤寡老人、组建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发挥女性优势。(3)方案执行: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二、案例:张阿姨今年 58 岁,和女儿一起住,最近因女儿到国外出差,一个人在家,感到很孤独,整天心神不宁,整夜失眠。张阿姨在邻居的建议下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在与张阿姨的深入交谈中,社会工作者得知张阿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后来再婚,对她缺乏关爱。张阿姨的女儿出生后不久,丈夫因工作需要,将近两年时间不在家,这段时间她曾表现出孤独、心烦气躁、失眠、血压升高等现象。问题:如果你是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请你运用合适的社会工作理论对张阿姨进行服务和治疗,并把你的服务计划写出来。【答案】根据服务对象张阿姨的情况,可以判断张阿姨幼年时的经历是造成她这种状况的一个深层的原因,因此可依据心理动力理论对其进行治疗救助。心理动力社会工作的治疗过程就是服务对象痛苦经验的自我揭露过程,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形成内部的“治疗性分割”,即帮助服务对象跳出来观察自身和反省自己的经验,认识到自己目前这种状况是由早期的特殊经历造成的,进而对服务对象进行安慰和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障碍,恢复生活常态。运用心理动力理论介入本案,社会工作者可分三个步骤开展治疗服务:1构建良好的治疗情景在治疗开始时,先跟张阿姨签订服务合约,明确双方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在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对张阿姨始终保持专业、同理的态度,并始终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不施加个人的偏好,不对任何人和事进行偏向性评论。社会工作者要尊重张阿姨的自主性和个别性,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张阿姨。2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与张阿姨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引导她将以前的特殊经历讲出来。3进行治疗性对话社会工作者可采用自由联想的治疗性对话方法,鼓励张阿姨说出心中最原始的想法或感受;捕捉她未经理性思维过滤的闪念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张阿姨潜意识的内容,找出造成张阿姨出现问题的部分;帮助张阿姨修正这些造成问题的潜意识,最终解决问题。三、老廖是某部队的高级军官,2018 年 10 月从部队退休。离开部队回到家中的生活让老廖非常不适应,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又不愿出去活动,也不愿与邻居交流,只有每次说起在部队的生活时,才会神采奕奕。老伴看到老廖这种情况很是担心,鼓励他出去走走,参加一些社区内的活动,也被老廖拒绝了。无奈的老伴只能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老廖。?问题:1.军休干部的需要包括哪些方面?2.结合本案例分析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哪些?3.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本案例开展工作?【答案】1.军休干部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军队情结。军休干部离退休前都是在军队服役几十年的军人,离退休后身心不可避免地留有革命大熔炉锻炼的印记,习惯于几十年军旅生涯所形成的“供给制”思维特点和“制式化”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特殊的荣誉自豪感,军队情绪深。(2)社会尊重。军休干部是一个政治上相对强势、生活上相对优势的群体,离退休后更渴望得到社会尊重。(3)健康维护。多数军休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对医疗保障需求高。(4)多元养老。军休干部群体中,空巢老人多,独居老人不少,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愿去社会福利机构,对居家社区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强。(5)社会参与。军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智力优势丰厚,社会参与意识强。2.军体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有:(1)角色失调。由军队到社会、由军人到老百姓、由在职到离职,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心理上、行为上的惯性,军休干部不太容易适应新的角色模式要求。老廖作为高级军官,从部队退休回到家中,对于退休后的生活还不适应,不愿出外,也不愿与人交流,待在家中无所事事。(2)地位下移。军休干部在离开职位、退出现役之时,也就相应地离开了职位和职业所赋予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尽管在政策上可以通过较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尽力维持其原有的社会地位,但社会结构的正常错动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造成事实上、更多是心理上社会地位向下流动的现象。(3)心理失衡。随着社会地位发生的相对变动,军休干部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同辈群体进行对比时产生一种不平衡心态,即相对剥夺感心态。3.社会工作者应从以下方面介入本案例开展工作:(1)与老廖的家人进行沟通,让他们多关注老廖的精神需求,建议他们轮流倾听老廖讲述军旅生活;同时鼓励老廖给社区里的孩子们讲述军旅生活,既满足他的愿望,也对孩子们具有教育意义。(2)与老廖进行沟通,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舒缓其抑郁的情绪,帮助老廖尽快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3)因为老廖曾经训练过士兵,社会工作者可以争取社区的支持,鼓励老廖充当社区老人锻炼身体的指导者,或者协助社区保安工作,发挥其余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