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剜肉(wān)   名讳(huì)       呱呱坠地(ɡuā ɡuā) B.隐匿(nì)       烟囱(tónɡ)     断壁残垣(yuán) C.荆棘(jí)       荣膺(yīnɡ)     如坐针毡(zhān) D.捯气(dáo)   烙饼(lào)       咬文嚼字(jué)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朴素 崇高 气势 朝朝幕幕 B.峨眉 夔门 气慨 胸有成竹 C.意匠 搏斗 图解 金碧辉皇 D.欲望 赋予 风暴 苦心经营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走进来时,鸦雀无声的教室里只有同学们的说笑声。 B.烈日当空,花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C.我们不要无缘无故地怀疑别人,尤其是我们的朋友。 D.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3)把酒问姮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秋远塞若为情!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犹幸预君子之列(       ) (4)腰白玉之环(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常手抄借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4.细读甲乙两文,分别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   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她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画给他。 ④那两个人走近了,肩上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上,有热力公司的徽标。小翠明白,暖气不暖,他们是来处理的。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了下去。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矮个子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终于,矮个子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竟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走出了小翠的视线,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头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他们进了门。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拿起画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仪式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潜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有删改) 1.文章题目是“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 2.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展开合理推测,写出他们“争执”的内容。 3.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 4.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5.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各题。 【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下列对甲乙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的“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表现出诗人遭受挫折后怅然若失,内心苦闷抑郁。 B.乙词运用了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词人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 C.甲诗中诗人的感情在发生着变化:怀才不遇的苦闷茫然→对仕途前程的期盼→乐观坚信。 D.乙词中词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苦闷情绪结合起来,是一首富于浓厚现实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结合甲乙诗词中内容风格与此相似的诗句,具体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 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重阅历不重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