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深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B.坍塌(dān)   废墟(xu)       戳破(chuō) C.参差(cēn)   哄笑(hōng)   晕眩(xuàn) D.淫慢(yín)   微薄(bó)       纯粹(c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辙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 B.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C.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滕,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 D.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廷下来,并且一天比天加多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光闪闪,雷声轰鸣,淅淅沥沥的大雨下起来了。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么咄咄逼人。 C.夏令营活动通知一发下来,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去报名。 D.每当收到一本好书时,我常常会迫不及待地阅读,它如同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观沧海》:_______,以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_____。 (3)《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 (4)《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7)大诗人李白不仅喜好四处游历,还爱结交朋友,对朋友总是一往情深,请写出他对朋友深切关怀的诗句: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节选) 乙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窘: (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弛: (3)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 (4)丁氏对曰   对: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B.甲文中“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等表现了狼的狡诈。 C.甲文结尾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狡猾凶残的动物。 D.甲文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和乙文中的“丁氏/穿井/得一人”,两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4.甲文中的屠户和乙文中的宋君,都表现出了有智慧的一面。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呢?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描写质地的:                                       描写色泽的:                                    描写生长旺盛的: 6.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内容,回答以下各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诗句。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想起它,就有温暖、舒适、轻松的幸福感觉;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离开家,就有无限的牵挂、思念和渴望…… 请你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5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