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初三化学期末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O:16 C:12 H:1 Ag:108 S:32 Cu:64 Zn:65 N:14 Mg:2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15小题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粉碎 B.蓝莓酿红酒 C.纯铜丝导电 D.浓盐酸挥发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引燃镁条 B.放置滴管 C.液体的量取 D.取用固体粉末 3.下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燃气泄漏立刻打开排气扇 C.高层住宅失火时乘电梯逃生 D.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梧住口鼻弯腰前行 4.下列有关部分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将打磨光亮的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 D.碘放到水中溶解,形成棕色溶液 5.鱼油中富含的DHA(C22H32O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H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DHA属于氧化物 C.DHA由56个原子构成 D.DH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 6.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支架刷漆主要是美观 B.石墨做电极 C.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D.干冰用于血液制品的运输 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下图四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I、II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III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稀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该实验设计是多种因素对比实验 8.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u、Mn、Ni B.Mn、Ni、Cu C.Ni、Mn、Cu D.Mn、Cu、Ni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40%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C.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10.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1.关于下列实验的分析与结论正确的是 A.由酚酞溶液变红可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C.对照实验可得出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 D.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黄铜上有划痕 12.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反应发生: ①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13.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A.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 B.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 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质量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14.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通入灼热的铜网 C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分别取样,加适量的水,测量温度变化 D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15.取6.5g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 B.若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AgNO3 C.若滤液为无色,原溶液中AgNO3的质量可能为34g D.若滤渣质量为20g,滤液中一定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4分) 16.用适当的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 (3)菱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 17.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工厂,在实践中认识化学、体验化学、感悟化学。 (1)去工厂的途中,同学们看见路边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可以增大_________________,达到_________________目的。 (2)在工厂里,同学们看到车间里备有水基型灭火器,灭火时水基型灭火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的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此过程中体现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取锅炉用水的水样,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到产生大量泡沫,验证了锅炉用水是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还参观了工厂循环用水和污水处理的流程,提升了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4)工厂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小明自觉响应垃圾分类回收的倡导,将饮用完的金属易拉罐投放到_________________垃圾箱。 18.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路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能路灯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写出一条合金的优良性能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_______(“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l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据图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t2℃时40ga物质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 (3)除去固体a中混有的少量固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含溶剂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0.A一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21.“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废旧电池随意丢弃造成的危害。 (2)请写出一种汽车尾气的污染物及减少汽车尾气的一条措施。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铅笔芯是用不同比率的石墨粉末和黏土混合而制成的。当家中的锁头因上锈而不易打开时,可以用铅笔芯粉末放入锁孔,就很容易打开了,为什么? (2)当家中燃气灶中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一下灶具的进风口了,为什么? (3)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为什么? 23.“宏观世界多姿多彩、微观世界魅力无穷”,利用所学微观知识解释下列宏观现象: (1)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2)体温计中的金属汞随体温升高,汞柱上升。 (3)固体物质配成溶液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5分) 24.某学生练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该同学的操作过程中的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③操作中应称量NaC1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g,称量氯化钠时,在往左盘慢慢加入氯化钠的过程中,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5.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结合下图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红磷燃烧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根据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A和B的软塑料瓶体积相同且充满CO2,将A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1/3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观察到A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B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6.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I.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氧气的过程有多步操作,其中的两步操作为:①将集气瓶盛满水,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②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药品所在部位加热。①在②________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相对合理。 (4)图E为用图D中的方法刚刚收集满的一瓶氧气,此时集气瓶内压强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将红热的木炭伸入到图E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炭燃烧发出_________________、放热。 II.用大理石(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5)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6)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B装置内碳酸钙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大致趋势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像分析,t0时B装置内的溶液中Ca2+与C1-的个数比_________________(填“等于”或“小于”)1:2。 27.实验活动课上,老师为大家演示兴趣实验,振荡留有小孔的盒子,将里面的黑色粉末均匀地洒在酒精灯火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