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广袤(mào)            积赞(zǎn)          宽宥(yǒu) B.憎恶(zēng)            游戈(yì)            间不容发(jiàn) C.麾下(huī)             悲戚(qī)            自惭形秽(huì) D.儒养(rú)               开拓(tuò)          灰烬(jìn) 2、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ìng)       鲜妍(yán)        星子 B.冠冕(guān)       留滞(zì)          鹅黄 C.柔嫩(nèn)        栖息(qī)          疆硬 D.呢喃(ní)          颤抖(chàn)       妖娆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钟爱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风景 ②我喜欢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 ③呓语中吟唱着那一首首欢乐的歌谣 ④在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夜里,我的梦中飘舞着漫天的雪花 ⑤欣赏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壮美 ⑥北方的雪总是那么的朴实无华、落落大方 A.①⑥②④③⑤ B.⑥②⑤①④③ C.⑤②①⑥③④ D.④②①⑤③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B.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D.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了信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后人常用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有时也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而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则常被用来表示少年不知愁却强说愁的情况。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B.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C.则有去国怀乡(国家) D.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行道之人弗受 B.然则北通巫峡/康肃忿然曰 C.感极而悲者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其必曰/其真无马邪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一一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千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⑧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对第一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开”表现出国民党政府开诚布公、政令通达的特点。 B.“总”刻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C.“只”刻画出一幅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样子。 D.“一味”刻画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的是部分中国人,即国民党政府及其官僚政客。 B.“他信力”“自欺力”属于仿拟修辞,是作者仿照“自信力”造出来的,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C.“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脊梁”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中华儿女。 D.“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句中“状元率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3.对文章的论证解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连续列举三个事实,既交代了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又摆出对方的论据,为后文批驳做铺垫。 B.作者根据对方论据得出“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和“中国人发展着自欺力”两个观点,这是通过批驳论证过程驳倒对方的论点。 C.作者通过摆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直接对对方论点进行了批驳。 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千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运用了举例论证,从正面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4.下列不属于本文的语言特色的一项是(     ) A.尖锐犀利 B.富有战斗性 C.带有讽刺意味 D.平淡自然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艾青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土地”,请谈谈你对《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这个意象的理解。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你能看到什么?是树,还是人?有多少个人? 七、作文(共40分) 《岳阳楼记》一文中,作者融情入景,描绘出了洞庭湖不同的景色。请你也选一处景物,运用融情入景的方法写一个片段。不超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