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寒噤(jìn)     驰骋(chěng)   蜿蜒(yán)   颠簸(diān bǒ) B.漩涡(xuán) 蠕动(rú)        懈怠(xiè)     沟壑(hè) C.雾霭(ǎi)     虔诚(qián)     俯瞰(kàn)     驿道(yì) D.霎时(chà)   演绎(zé)        穹顶(qióng) 矗立(ch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次第   骨骼   山麓   不解之迷 B.劫难   陨石   晴朗   衰草连天 C.致密   沟壑   帷幕   天衣无缝 D.喧嚷   枯燥   潮汐   难以置信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D.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古诗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两句) ① 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请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和颈联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下片。 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善学者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②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③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④目⑤,及其久也,相说⑥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⑦,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①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②庸:归功于。③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 ④节:树枝和干的交接处。⑤目:纹理不顺处。⑥说:同“悦”。⑦从容:有"自然"的意思。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至道/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如获至宝 B.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曰:教学相长也。/故虽有名马 C.然后尽其声/公然抱茅入竹去/不以为然 D.不知其旨也/请循其本/莫名其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 (2)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3.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虽有嘉肴》的论证过程,请你补齐内容。 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原文)。作者开篇用________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说起,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举“学”与“教”所产生的“_________”(原文)和“________”(原文)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再得出本文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说明文回答各题。 大自然的语言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阅读第一段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画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2.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3.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4.结合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5.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描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精神,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想。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初中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里面有多姿多彩的形象。朔方的雪像雨的精魂,奏唱出热烈的赞歌;勇敢的海燕像预言家, 昭示着光明的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作文(共40分) 课文以概括性地描述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为开头, 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请仿照课文第一段,写一写你 对初冬的印象。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