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诺贝尔(nuò)     颁发(bān)       逝世(shì)        卓有成效(zhuó) B.渗透(cān)        授奖(shóu)     巨款(kuǎn)       即日(jí) C.瑞典(ruì)        挪威(nuó)       疗法(liáo)       仪式(yí) D.遗嘱(zhǔ)        拨款(bō)        贡献(gòng)       荷兰(hé)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í)          和蔼(ǎi)       禁锢        鹤立鸡群 B.黝黑(yǒu)       私塾(shú)     躁热        意趣盎然 C.吹嘘(xū)        畸形(qí)       溺死        藏污纳垢 D.窒息(zhì)       炽热(chì)       愚钝        油光可鉴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过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同学们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B.这些年,毒大米等食品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锐不可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C.在戈壁滩上,我们修建了第一批厂房,这真是白手起家,平地楼台。 D.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探索的热情。 B.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此次博览会展出了50幅左右的经典唐卡。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第23个世界读书日前夕,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使同学们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填空。 (1)__________?     心远地自偏。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 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⑥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⑦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军细柳                 上自劳军 B.居无何                 常居雁门 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良将也 2.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 3.结合两篇选文内容,谈谈周亚夫和李牧两位将军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李牧又有什么独到之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柳和折柳赠别 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辅黄图·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      ”,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      ”。 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丙      ”,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人衣,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 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 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2.第⑥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什么? 3.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什么? 4.本文是从“折柳送别”的______、原因和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为什么呢?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杜甫,他被后世誉为“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述望中的悲凉景象,为全诗营造出一种荒凉凄惨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B.“烽火”一联,写战火连绵不断,与家人通信之难,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C.尾联的细节描写,刻画出诗人的苍老之态,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伤思念之情。 D.全诗通过描述安史之乱中诗人被困长安时的所见所感,主要表现出广大人民所受到的痛苦折磨。 3.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什么值得品味?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本学期我们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请你从写作内容和写作特点两个方面为其写一段推荐语,字数50字左右。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小练笔 本文是一则消息,记叙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请你以学校校报小记者的身份报道学校的一项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