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嫩芽(nèn)       倘若(tǎng)       憔悴(qiáo) B.分歧(qí)          攲斜(qī)          絮叨(xù) C.霎时(shà)        花瑞(ruì)        匿笑(ruò) D.拆散(chāi)        诀别(jué)       瘫痪(h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经庭。 B.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涎不经。 C.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圃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 D.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之所以被千古传诵,靠的就是一种梅花精神,所谓“梅魂”是也。 ②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在所有咏花、画花的作品中,梅花几乎占到一半,是其他花卉作品的总和。 ③两千多年文化积淀的诗词、绘画、美术等各种花卉文化的载体中,有关梅花的作品数量高居榜首。 ④梅花没有牡丹那样雍容华贵,没有兰花那样香气袭人,也没有郁金香那样硕大艳丽。 ⑤梅花位居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 A.⑤③②④① B.④①③②⑤ C.⑤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⑤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B.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执行一系列巡视探测。 C.经过精心设计的2021年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外形憨态可掬,寓意丰富深刻,深受大家喜爱。 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 (1)杜耒的《寒夜》中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霜月》,借神话传说形象写出月夜冷艳之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王淇的《梅》用拟人手法,从梅花生长环境的角度,写出梅花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高洁品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5)静以修身,________。(《诫子书》)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古文阅读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乙】疑邻窃斧 人有亡鈇①者,意②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③,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④于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其邻之子非变也, 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⑤也。 ——《吕氏春秋·去尤》 注:①鈇:通斧。 ②意:通“臆”,怀疑。③颜色:脸上的神色表情。④抇(hú):掘。⑤尤:通“囿”(yóu),局限、蒙蔽。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国人道之(讲述) B.人有亡鈇者(丢失)                         言语,窃鈇也(语言文字) C.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        及其家穿井(等到) D.无为而不窃鈇也(行为)                  俄而,抇于谷而得其鈇(不久) 2.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完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国人道之 A.有闻而传之者 B.求闻之若此 C.得一人之使 D.意其邻之子 3.翻译 (1)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其邻之子非变也, 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4.甲文和乙文两个寓言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选取其中的一个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为人处世的感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之春 简墨 地气一动,人们就开始常说一句话了:济南春脖子短。 哦,惊蛰了,开始了——是谁,失手打翻了一杯隔夜的茶?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见空地上无端多了些湿漉漉的印子,小小地凸起着,像鱼儿吐的小泡泡,这儿一团,那儿一簇一一是蚯蚓活动筋骨的痕迹。然后,很多很多的爱和力量苏醒了,整个大地,寂静中充满响动。 城内城外的小山们就不用说了,积攒了一冬的绿啊,这时说什么也憋不住,一股脑儿全都倾倒在山坡上,没有了疆域。浆果、灌木、蕨类你推我搡,绞出了汁子,连石头也被这绿泡软了,就要兴致勃勃地开出花来。而满城的柳,那是满城的绿啊,如烟似雾,没边没沿地蒸腾、洇染开来。到小阳春,柳絮都飞起来了,柳树的心都飞起来了,它们捉对儿,成球、成团,追逐嬉闹,如同一群白衫少年一一它们飞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间。这时候,你被柳絮烦恼着,也欢喜着,走在柳絮里,像走在梦里,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大地寒气散尽,变得整个儿香喷喷的,遍地花开。在街上走着,会生出一种小醉的感觉,精力集中不起来,脑子也有点蒙。花都开得发酵了,像给大地吃上了一种什么药。这种日子,在屋子里根本待不住一一你会一整天一整天,泡在户外,舍不得回家。 这叫你的眼睛和鼻子也闲不住。因为自从迎春和连翘开了门,花朵们的拜访就从来没断过——黄色还真是一种急性子的颜色啊,率领着颜色家族众姊妹,用百米赛的爆发力,一刻也不停地前进。它们的洁净叫人简直想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展开,在上面书写诗篇。它们又多有耐力啊,所谓开到荼,也还是向前奔着一一春至而梅、而樱、而海棠;春深则桃、则李、则丁香;即便春去,还蜀葵,还茑萝,还蔷薇……花朵开了又开,开了又开,将身体里的呼号都给喊了出去。那些大都有着草字头、木字边姓氏的小号们,一百万一千万支地演奏香气。 与香气结伴而来的,是一群群的蜂子和鸟儿——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头角黑黑、遍身黄嫩的蜂子,腿子肥嘟嘟的,金粉闪耀,裙摆被阳光照透。 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济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里,莲叶平水冒出,小小的叶子,羞涩地抿着嘴唇,打个哈欠就长成了半大小伙儿。它们舒展开来,平铺下身子,躺在水水的软床上,恨天恨地地等待起来。其实,不必着急,到不了夏天,白腰雨燕低低掠过水面的时候,它们这些“绿衣人”所盼望的伴侣一一“粉衣人”,就来到身边了,垂着眼睛,红着面孔。在花下,人们的说话声也温柔起来;过了恋爱年龄的人,又想恋爱一次。 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 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3.除了从视觉绘景外,作者还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济南的春景?请各举一例。 4.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对于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人们历来各有看法,下边是最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你认同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观点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观点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观点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有一对生活清贫的夫妇,住在一座小城中,他们从不抱怨,而是热心助人、努力工作,过得平凡而精彩。他们认为:不管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只要你心有阳光、脚踏实地,就能把寻常日子过得灿烂多姿。平凡的你我他,在这个需要我们担起责任、砥砺奋斗的大时代,如何在普通的生活与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呢? 请以“ 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泄露本人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