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每节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反思(六篇)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每节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反思(六篇) 2023年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每节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反思篇一 《乐音的特征》一节中,教材力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1、通过女子十二乐坊视频播放,周杰伦的《稻香》、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片段、梁祝1(小提琴演奏)、 梁祝2(古筝演奏)等音频播放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2、我还让有声乐方面特长的学生分别展示,让学生再次感受高音和低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3、在本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游戏:声高“大战”、闻其声知其人、耳朵“辨”乐器。声高“大战”的游戏中我一改往日教学中老师敲鼓学生听的模式,其中的自制泡沫塑料小人“转转”、“换换”更是起了关键作用,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而且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会更容易理解“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同时掌握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 4、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也可用老师提供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之后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不仅体现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体现出他们富有创新意识,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甚至老师想不到的好的思路和方法。成果展示与总结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平台。既给学生自我展示创造了机会,也让教师能和学生一起交流总结结论,还能对学生能及时进行鼓励赞美。 5、“闻其声知其人”播放音频周杰伦的《稻香》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片段,学生很喜欢周杰伦,所以一听就兴趣盎然。 6、通过骨传导知识拓展中大家熟知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告诉学生应该学习他好学上进、身残志坚的精神。让大家下去多阅读有关他的书籍并向他学习。这些是本节课的亮点。 第二,以有效问题为另一条主线,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设置有效问题,设置的问题具有思考性,把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又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声音的特征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合理分化难度,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本课设计特别突出几个环节: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景识别→深化概念理解→应用、交流与想象→矫正认识偏差→小结知识要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想象、练习、归纳等多种方法,积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三,以生活为背景,通过给水壶灌水视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突破难点,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第四,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平时学生展示机会少,所以展示过程语言表达不是太清楚,有时候不能把自己好的想法表达出来,需要平时多锻炼。我在这节课中对学生的表扬鼓励不够,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2023年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每节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反思篇二 今年秋八年级在11月10、11日如期举行了期中考试,物理在11日下午最后一场,考完后,在单伟组长的组织下,我们备课组为了更快地知道物理成绩,决定在晚餐前就把试卷改完,经过二个小时的饥肠辘辘,挑灯夜战的共同努力,成绩终于出来了。 八(1)成绩,人均分第二名,及格率第一,优秀第二。 昨天我又把我班逐人逐题也分析,其中得分率在50%以下有8、9、10、12、17、18、33、35、36题,得分率在90%以上的有2、3、14、22、24题。 本次试卷由36小题,共70个答点,时间为1小时30分,难度适宜,前三章各节内容都有体现而且分布较为合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基本能答完,并且中考b级目标如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规律作为重点考查,所以说这一试卷是比较有质量的试卷。 本次得分率不高的几题, 一是新情景题:如第8题,在镜子后放一块不透明的木板,那么平面镜怎样?我们平时训练的题是问的是“木板上能否承接到像?”这种新瓶装老酒的题,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出错就难免了;还有17题也是一样。 出现这种问题,还是我平时训练时,讲题拓展不够、发问层次改变不多、学生没有充分理解题意,所以出现只能做原题,不能做变型题。改进方法,1.一题多做;2.让学生充分讨论,暴露思维中的问题,有针对性解决。 二是作图题:其失分主要是女生,这同性别思维是有一定的关系,这也需要在今后教学中改进。 三是计算题:由于是第一次出现公式计算,只在新课时强调了公式的应用,复习中又没有进一步巩固,出现较多的学生出错,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改进方法。1.计算题基本格式进一步强调;2.考前挤一点时间把前面重点进一次例题式的讲解,让每一名学生过关;3.组好小组学习之间的合作学习,让每一名学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2023年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每节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反思篇三 上周接到学校共同体上课的通知,要上《透镜》这节课,当时的心情很是轻松的说…因为去年培训部的老师来学校视察时,我上的就是这节课,当时备了很久。之后又仔细的反思,现在回想起来,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当我打开一年前的教案和课件时,欣喜冲昏了我的大脑,不知不觉中我的思路已经被这些资料囚禁了…于是周末两天的时间,我一直没有再做任何突破和创新!周日上午,我把成型了思路发给了我的两位师傅,感觉自己的任务完成了! 中午的时候,聂老师对我的学案提出了问题! 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 3、一束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 )。 a,原来会聚的光发散 b,原来发散的光会聚 c,原来发散的光变得更发散 d,原来会聚的光一定还会聚 纵观我的教学设计,对此类问题的解答几乎没有,于是我开始设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添加这一步的讲解。想了很久,我决定放弃原有的光学试验箱,改用白纸粘贴在黑板上,直接在黑板上演示。 这样,把实验的空间变大了,并且可以直接在白纸上描绘出光线,非常直观,如下图。 有了上图的作图痕迹,改变光源位置,使光线从焦点处射入。不仅引出了折射光路可逆,而且很自然的实现了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变成平行光这一知识点。现象很明显!凹透镜同凸透镜,图片就不呈现了。 然后是学生的小试身手,自己练习画光路图,效果比用试验箱要好,因为每次实验之后都有痕迹,对于初学者来说,很方便他们照猫画虎。 接下来就是针对上面2、3题的演示实验,由于视频还没有拿到,没有截图,我就用画板简单的画一下吧。 黑色为放入透镜前的光线,让学生猜想,放入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是什么样的。学生由于受前面实验演示中特殊光线的影响,大部分认为折射光线会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当我将透镜放入之后,一片惊叹,红色为折射后光线。学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会聚是这么回事啊…接下来改变光的方向,改换凹透镜,又展示了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不一定是散开的,也有可能是相交的…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会聚和发散都是相对于原光线而言的! 在这里添加这么一个环节,用时3分钟,但是却省去了今后习题课上枯燥无味的长篇大论,很直接很生动的给学生感官的认识,认知效果和记忆效果都很好。 最后一个环节是讨论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原理,按照袁老师的教学建议,我是这么引出的――其实,我们本节课研究的透镜,就两个三棱镜的组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结合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光路图,你们能否总结出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原理?(要求用小白板展示) 这个环节,学生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想,五个小组全部完成了任务,学生很兴奋。只是我对小白板的使用有些生疏,抹杀了这个亮点! 总体流程就是这样,下面我反思一下本节课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环节。 1.教具的组装问题,从图片可以看出,我自己搭配的器材比较简陋,而且激光笔和偏光刻接触不好,很容易就不亮了。 2.今天天气非常好,太阳光很足很足,导致教师拉上窗帘关上灯还是很明亮,使得演示实验的光线变弱,没有昨天准备时那么清晰。这应该是备课时问题考虑不全面,以后我会注意。 3.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还是有些乱,上课的时候有些紧张、有待加强!!! 1.上面的演示实验其实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来做的,没人一组器材,自己在白纸上画光路图,印象会更深刻。积极性会更高!但是由于教具资源有限,做不到每组一套! 2.小组合作的问题也很多 a:各层次的组员没有全部发挥出各自的水平; b:组长过于强势,部分组员有旁观迹象,为参加活动; c:女生过于强势,对其他组员的一件置之不理,使其他组员弱化,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 d:小白板的使用有待加强,我比较生疏。 对于小组合作,应在每一节课中进行调整,监督学生的合作情况,给予纠正! 2023年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每节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反思篇四 案例反思 新课改提倡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本节课本着新课改的思想,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注重以问题引导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与讨论、交流与合作的空间;注重学生亲身体验,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在知识处理上: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是否理解这一物理规律,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高中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甚至电学部分的学习。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对本节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高中又一次学习,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特别要强调“物体不受力,原来运动的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将永远保持静止”。并由此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个重点是对惯性的理解,特别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现象一定要做实验再配合讲解。 二、在能力培养上:1.借助伽利略理想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