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步(sǎn)       很累(lèi)        信服(fú)       脚踝(huái) B.嫩芽(lèn)       铺着(pū)          煎熬(áo)       水泡(pào) C.分歧(qí)        还小(huán)       拆散(chāi)     蹲下(dūn) D.霎时(shà)       鱼塘(táng)       稳当(wěn)       粼粼(lí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孤独    疲倦    鸟兽虫鱼    兴高彩烈 B.宇宙    安慰    跳跃欢呼    神通光大 C.山崖    毕竟    聪明美丽    眉开眼笑 D.灵敏    枯腾    灵机一动    非凡气概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他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1月至3月,各级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D.在中国科学院年度工作会议上,科学工作者们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共处。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诸葛亮《诫子书》 (1)诸葛亮在文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阐述“学、才、志”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周怡《勉谕儿辈》) 注: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织: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明确 B.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危险 C.不馋不寒足矣                           馋:饥饿 D.不敢轻易费用                           费:花费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夫君子之行”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若思得之艰难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求闻之若此 D.下车引之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A.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B.年纪随同时光而消失,意志随岁月而逝去,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C.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凋落衰残,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D.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再悔恨也来不及! 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载体,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晚辈的家书。 B.甲文运用“对偶”“双重否定”等句式来论证观点,很有说服力。 C.甲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俭”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D.乙文从节俭的角度,教诲孩子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再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就难了。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朝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文章第④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元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茶香,妈妈的饭菜……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明确文体,不能写成诗歌。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点、校名、人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