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鸟臀(tún)            褶皱(zhě)            两栖(xī)                 岛屿(yǔ) B.潮汐(xī)             劫难(jié)            衍射(yǎn)               骨骼(gé) C.追溯(sù)             遗骸(hái)            陨石(xǔn)               熔化(róng) D.蟾蜍(yú)             携带(xié)            膨胀(zhàng)            地壳(qià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裸露   菁纶   雕塑   气喘吁吁 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 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 D.孺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③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细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④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⑤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A.①④⑤③② B.⑤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⑤② D.②③④①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对于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关于大雁,名人这么说过: (1)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一李白 《宣州谢姚楼饯别校书叔云》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雁的名言警句?在下面写出几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虽有佳肴》)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 (2)学学半 (3)讲信修睦 (4)不独亲其亲 2.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用原文中的词句填空。 (1)《虽有佳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 (2)《大道之行也》所表述的儒家大同社会的核心是:_________ 4.请根据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简要概括两篇短文句式的共同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交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⑦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⑧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⑨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⑩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⑪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⑫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对第①②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物候现象 B.物候规律 C.四季变化 D.气候变化 2.对第④⑤的两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物候记录很详细。 B.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C.物候观测比气象仪器复杂灵敏。 D.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3.对第⑥~⑩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摹状貌 B.举例子 C.作比较 D.列数字 4.对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⑪~⑫段说明了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层意思,有轻有重,突出了物候学在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B.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印象。各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材料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 C.本文说明语言生动、其雅、准确。第②段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D.根据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我们可以得知: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每到春季,生长在泰山顶上的槐花飘香的时候,山脚下的槐花基本还是花骨朵。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以动作描写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极度反常、扭曲的内心,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其劳动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B.“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C.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直接描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