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举报
资源描述
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一是学校教育弱化严重。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资源流向城镇,农村学校师资尤其是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育教学严重滑坡,随之带来的是生源的大量流失,致使一些学校逐步沦为“空心校”,学校教育弱化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阵地作用有待发挥。随着社区规范化建设的开展,*峰乃至整个*区,社区各种宣传文化阵地普遍比较完善,但一些阵地由于缺乏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得不到有效管理和使用,阵地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学生校外活动匮乏。社区缺乏对未成年人各种校外活动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在组织未成年人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学生校外活动匮乏。一些留守学生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引导,校外活动就是玩手机,缺乏参与社区集体活动,不利于学生对社区的认同。 四是活动资金有待保障。在调研中,两个社区普遍反应,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够高,加上各级各部门支持有限,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资金保障出现了较大问题,由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对下一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是充分激发居民群众的内生动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核心要义在“群众”二字,要缩小城乡之间精神文明建设的差距,必须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只有将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有机衔接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也才能确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充分发挥宣传文化阵地引导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经常性举办各种互动性较强的活动,通过邀请成功人士、道德模范等举办分享会,在交流互动中传播正能量,汇聚正能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善行义举榜”的作用,每月或每季度对辖区好人好事进行评选表彰宣传,以张榜公布、微信公众号宣传、事迹分享会等形式,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实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的效果。 三是全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弘扬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引导辖区青少年从小立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进行未成年人主题实践活动,组织辖区小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倡导小公民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使青少年在自觉实践和自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公益活动中增强道德意识,强化道德养成,践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方面的扶持力度,通过与城市学校结对支教等形式,提高农村社区学校老师的业务素质,通过提高农村社区教师待遇等方式,留住老师特别是骨干老师,提高乡村社区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创新思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落脚点,推进志愿服务,以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基础,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引导社区居民关注、支持和参与;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普及文明风尚、整治环境卫生、维稳以及文化、科技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注重对社会力量的引导,拓宽志愿服务渠道,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大众化、常态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