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龙岩市龙州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福建省龙岩市龙州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述对乙烯和聚乙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性质比聚乙烯活泼 B.乙烯是纯净物,常温下为气态,聚乙烯为固态,是混合物 C.取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一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 D.取等质量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 参考答案: C 2. 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2F2 + 2H2O = 4HF + O2               B.Cl2 + H2O = HCl + HClO C.NaCl +AgNO3 = AgCl↓+ NaNO3      D.2FeCl3+Fe = 3FeCl2 参考答案: C 略 3.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Δ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ΔH=-285.8 kJ/mol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心(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制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锈 D.银质奖牌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变暗 参考答案: 略 5.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2       B.H2           C.O2            D.NO 参考答案: A 6. 下列第ⅠA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锂          B、钠         C、钾        D、铷 参考答案: D 略 7.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0.1 mol ,充分燃烧后得3.58 L(标准状况下)CO2和3.6 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可能有乙烷       D.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 A 略 8. 泽维尔证实了光可诱发下列变化:这一事实可用于解释人眼的夜视功能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具有极高的光能利用率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 B.X和Y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C.上述变化是一个物理过程 D.X和Y都可能发生加聚反应 参考答案: C 9.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少量的铁粉         B.用Na2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氯化氢 C.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盐类等杂质制取蒸馏水   D.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溴和CCl4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 BD 略 10.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C.能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参考答案: C 略 11.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 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热ΔH=+(a-b) kJ·mol-1热量 B.每生成2molAB(g)吸收b kJ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参考答案: A 略 12.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 +3H22NH3  ,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催化剂能加快正反应速率v正,不影响v逆,所以缩短了反应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B.将lmol和3mol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 C.当c(N2):c(H2):c(NH3)=1:3:2时,反应就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时增大氮气的浓度,达新平衡时N2 转化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 参考答案: D 略 13. 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2                  B.3                 C.4                   D.6 参考答案: C 14. 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7环己烯、⑧甲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⑧ 参考答案: B 略 15.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 △H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T2,P1>P2,m+n>P,△H>0    B.T1> T2,P2>P1,m+n<P△H>0    C.T2> T1,P2>P1,m+n<P△H>0    D.T1> T2,P2>P1,m+n>P,△H< 0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学生实验兴趣小组拟用图1装置来完成“NaHCO3和NaCl混合物中NaHCO3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图1 (1)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用接口字母填写)。 (2)该装置连接好而未装药品前,检验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上述方法误差较大,提出如下改进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有______。(填序号) A.在滴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在装置①中稀盐酸换成稀硫酸,装置②中水换成饱和NaHCO3溶液 C.在装置②中水换成饱和Na2CO3溶液 D.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4)乙同学认为在装置②③之间的导管内会积存水,使测定结果不准,从而改用图2装置。假定滴定管起始读数为V1mL,终了读数为V2mL,而注射器测定排出的气体为V3mL(标准状况下),混合物样品质量为m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 (用含V1 、V2 、V3 、m的式子表示)。                    (5)丙同学改用图3装置,通过测定烧杯的质量。你认为乙、丙两同学的方案中,谁的方案更合理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b、c、d (2)答案1:在②中加水浸没长导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手握住圆底烧瓶(或酒精灯微热),若②中长导管内液面上升,则说明气密性好;答案2:在③中加水浸没导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酒精灯微热,若③中导管口产生均匀的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 (3)BD (4) (5)乙同学 丙同学的方案中,生成的CO2没有全被NaOH溶液吸收。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向50ml0.018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的盐酸,生成了沉淀。如果溶液中C(Ag+)和C(Cl-)的乘积是一个常数,C(Ag+)· C(Cl-)=1.0×10-10,当溶液中C(Ag+)· C(Cl-)>常数,则有沉淀产生,反之沉淀溶解,求 (1)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是多少?(3分) (2)如果向沉淀生成后的溶液中再加入50mL0.001mol/L的盐酸,是否产生沉淀,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⑴由Ag++Cl-=AgCl可知沉淀后 C(Cl-)=(0.02-0.018)50/(50+50)=0.001mol/L 所以C(Ag+)=1×10-10/0.001=1×10-7mol/L ⑵再加入50mL盐酸后 C(Ag+)=1×10-7×100/(100+50)=2/3×10-7mol/L C(Cl-)=0.001mol/L C(Ag+)×C(Cl-)=2/3×10-7х10-3=2/3?10-10<1×10-10 所以不产生沉淀 略 18. 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⑴NO的体积为     L,NO2的体积为    L。 ⑵将产生的气体全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⑶若铜与硝酸刚好反应完全,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参考答案: ⑴5.8;5.4。 ⑵(aV·10-3+0.5)/0.14   ⑶10.86 19. 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A(g) + nB(g) = pC(g) + qD(g)。取a mol A和b mol B置于容积为V L的容器内,1 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 mol/L求:此时B的浓度和C的 参考答案: CB =  mol/L     CC =  mol/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