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龙口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米远,医生让受试者通过平面镜来看身后的视力表,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米,则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该是( )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2.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当光从空气垂直射人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C.太阳光发生色散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近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远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3.晚上没有其它光源的情况下照镜子想看清楚自己的脸,我们可以用手机上的电筒取亮。最简单的做法是( ) A.把镜子照亮 B.把脸照亮 C.把镜子和脸都照亮 D.以上方法都可以 4.2019年9月29日,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战绩获得第13届国际排联女排世界杯冠军,第十次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登顶。下列对运动员发球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球时,只有排球受力发生了弹性形变 B.发球时,手先对排球施加力,然后排球再对手施加力 C.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发球时,排球飞出去说明手给排球的作用力大于排球给手的反作用力 5.2019年2月16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米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7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如图所示,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6.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望远镜 7.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夏天,输水管外侧出现小水珠 B.晨,室外大雾迷漫 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D.擦在中暑病人皮肤上的酒精变干 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人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二、多选题 9.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过程中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辆车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是在乙车前100m处出发的 B.在0~1min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长 C.在1~2min时间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0~4min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0.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铝 铁 铜 水 煤油 比热容/[J·(kg·℃)-1 0.88×103 0.46×103 0.39×103 4.2×103 2.1×103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Ω 0.027 0.096 0.017 A.将等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放在0℃冰块上,发现铝块熔化的冰更多 B.加热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煤油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的关系可用图线a表示 C.将等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分别拉成粗细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铜线两端的电压较大 D.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拉成等长的铁线和铝线,将它们单独连入电源电压之比为2:3的电路中,通电时间之比为8:1时将会消耗相等的电能 三、填空题 11.现有密度分别为、()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 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这种混合液的体积为_____,密度为______;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 12.早晨,人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它说明地球正在自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转动。 13.在“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_____,用电子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32克,测量石块体积过程如图所示,该石块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如图(a)所示的装置叫做______,如图(b)、(c)和(d)是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的关系。 14.小明在期末复习过程中,发现课本上有几处知识不太清楚,请你帮他解决一下: (1)研究声能时,在扬声器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 (2)研究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时,可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并在水中滴几滴牛奶,其目的是______。 15.如图,竖立的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保持点光源的位置不变,将平面镜绕O点转动到图示中的虚线位置,则在平面镜转动的过程中:光源S经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______,像到O点的距离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现将它们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A,小灯泡L的实际电功率是_____W.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凹透镜的两条折射光线。 (_______) 18.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O为光心,F为焦点,2F为二倍焦距点) (________) 19.(10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冰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和记录图,实验所用的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实验记录第6分钟时温度与甲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相差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6分)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徐冰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学习过的光学、力学知识,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他听到飞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º角的方向,如图所示,已知h=2052m,飞机从头顶正上方到达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º角的位置时用时6s。求飞机的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7º时,三个边的长度之比为3:4:5)。 21.(6分)连日大雪后,中国石化的一座加油站项棚被雪压塌了,如图所示。如果在压垮之前顶棚面积为200m2,积雪厚度为0.5m,雪的密度ρ雪=0.08g/cm3。求∶ (1)压垮之前顶棚上雪的质量是多少? (2)这些雪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已知视力表距平面镜3m,则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已知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则人距平面镜应为: 5m−3m=2m. 故B符合题意. 2、A 【分析】(1)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两种,两种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改变; (3)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4)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详解】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折射之后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中颜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利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B 【详解】晚上没有其它光源的情况下,为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脸,手机上的电筒的光照在镜子上会发生反射现象形成耀眼的亮斑,反而看不清;因此应该用手电筒的光照在脸上,让脸反射更多的光线,射向平面镜,平面镜反射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脸更亮一些。故选B。 4、C 【详解】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运动员发球时,运动员对球有一个力的作用,同时球对手也有一个力的作用,即发球时,排球和手都受力发生了弹性形变,故A错误; B.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发球时,手对排球施加的力和排球对手施加的力是同时产生的,故B错误; C.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的大小相等,故D错误。 5、D 【详解】A.运动员同时起跑,观众观察运动员的位置即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终点裁判记录运动员全程所用的时间,是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物理学中用物体单位之间内走过的路程,即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6、B 【解析】如图,蜡烛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的镜头使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成像,过程中经历两次成像,故D不符合题意. 选B. 7、D 【详解】A.夏天,输水管外侧出现小水珠,此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对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为液化现象,需对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此为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该过程需对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擦在中暑病人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此为酒精的蒸发(汽化)现象,该过程需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 【详解】A.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A不合题意;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B不合题意;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表面空气的流动,可加快蒸发,则C符合题意; D.用地膜覆盖农田,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D不合题意。 二、多选题 9、AB 【分析】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根据图像得出甲乙两车距原点的距离后计算即可; 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甲、乙两车的速度。 【详解】A.由图像可知,起始时刻,乙在原点,而甲在乙前方100m,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在0~1min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 200m−100m=100m 乙通过的路程75m,则甲车通过的路程长,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在1~2min时间内,甲的位置没有变化,即甲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 D.在0~4min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 乙车的平均速度 则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AB。 10、AD 【详解】A.铝块比热容比铜块大,等质量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温度时,铝块放出的热量多,铝块熔化的冰更多,故A正确; B.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