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高级中学2022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1 mol X、3 mol Y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 ⇌ 2Z(g);Δ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 B.缩小体积,Y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稀有气体,Z的浓度不变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 2、工业上电解 Na2C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阴极产生的物质 A 是 H2 B.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附近溶液的 PH 将增大 C.该离子交换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 D.阳极电极反应为 4CO32-+2H2O-4e-=4HCO3-+O2↑ 3、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铁极发生氧化反应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X极发生氧化反应 4、下列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Cu﹣Zn原电池 B.粗铜的精炼 C.铁片镀锌 D.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 5、下列关于现有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共有6个周期,16个族 B.共有7个周期,18个族 C.共有6个周期,18个族 D.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6、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丙烯 B.氯乙烷 C.甲苯 D.溴苯 7、X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Y,W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原子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WX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B.固态X2Y是分子晶体 C.ZW是原子晶体 D.ZY2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密度大,说明该原子核外空间电子数目越多 B.某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中最高能级的符号为3f C.3d3表示3d能级上有3个轨道 D.ns能级的原子轨道图可表示为 9、下列微粒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碳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B.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CH3COOCH3CH2 C.氯化氢的电子式:H:C1 D.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3115P 10、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等pH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仍相同,则所得溶液的体积为下列的 A.仍相同 B.醋酸溶液的大 C.盐酸的大 D.无法判断 11、不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原子半径 B.原子序数 C.元素主要化合价 D.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CaC2 B.C3H8 C.C2H4O2 D.C3H7Cl 13、已知反应 2NH3N2 + 3H2,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0.25,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 N2 + 3/2 H2NH3的平衡常数为 A.4 B.2 C.1 D.0.5 14、某烷烃分子内含有16个氢原子,则其分子式为 A.C4H16 B.C7H16 C.C8H16 D.C16H32 15、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铝制容器不能长期盛装酸性、碱性或咸性食品 B.运输保存浓硫酸的槽罐车泄漏后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C.NH3能与Cl2反应生成NH4Cl,可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D.向混有少量泥沙的浑浊水中加少量硫酸铁,一会儿水可变得清澈透明 16、将气体X通入溶液A(如下图,尾气吸收装置略)中,实验现象能够支持结论的是(  ) 选项 气体X 溶液A及反应现象 结论 A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产生的气体 Br2的水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无色 乙烯与溴发生反应 B 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 KMnO4酸性溶液紫色逐渐变浅 乙炔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生成的气体 Br2的水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无色 乙烯与溴发生反应 D 碳酸钠固体与醋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 苯酚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 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金刚烷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 ;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其中,反应①的产物名称是 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 __________。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反应2A2(g)+B2(g)2C(g) △H=—a kJ/mol(a>0),已知P是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在相同温度进关闭K,向A、B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和1molB2,两容器分别在500℃时达到平衡,A中C的浓度为mol/L,放出热量b kJ,B中C的浓度分别为mol/L,放出热量c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将温度升高到700℃,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大小: _____(填“>”、“=”、或“<”),a、b、c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让A、B体积相等且固定P,在B中改充入4 molA2和2 molB2,在500℃时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mol/L,则、的关系为_____。能说明A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a. (C)=2(B2) b. 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d. 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B2的浓度 d. 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19、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Fe3O4中的Fe2+含量,请写出酸性条件下K2Cr2O7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K2Cr2O7被还原为Cr3+)。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 0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50 mL,应准确称取K2Cr2O7________ g(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M(K2Cr2O7)=294.0 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一定不会用到的有________。 ①电子天平 ②烧杯 ③量筒 ④玻璃棒 ⑤250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托盘天平若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滴定操作中,若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滴定结果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0.010 00 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含Fe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00 mL K2Cr2O7溶液,则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 20、已知:A.金刚石、B.MgF2、C.NH4Cl、D.NaNO3、E.干冰、F.固体碘,填写下列空白。(用序号填写)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_,熔化时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 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 mol N4生成N2的ΔH=______ kJ·mol-1 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1、氮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一定条件下,将1.00molN2(g)与3.00molH2(g)混合于一个10.0L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g)的平衡浓度如图所示。其中温度为T1时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0%。当温度由T1变化到T2时,平衡常数关系K1 ______K2(填“>”、“<”或“=”),焓变△H______0(填“>”或“<”)。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增大压强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已知:2NO2(g)N2O4(g),N2O4为无色气体。 ①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写“>”、“<”或“=”) ②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_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2 nmolNO2 B.用NO2、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1的状态 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17℃、1.01×105Pa,往10L密闭容器中充入NO2,达到平衡时,c(NO2)=0.2 mol·L-1,c(N2O4)=0.16 mol·L-1。则反应达到平衡时, 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B 3、A 4、D 5、D 6、D 7、D 8、D 9、D 10、B 11、B 12、A 13、B 14、B 15、B 16、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9 C10H16 氯代环戊烷 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加热 18、 减小 减小 bc c 19、+6Fe2++14H+===2Cr3++6Fe3++7H2O 0.7350 ③⑦ 偏小 偏大 0.0300mol·L-1 20、 EF A E CD -882 环形玻璃搅拌棒 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偏小 21、58> < c < A C 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