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壁、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分封制促进了区域间文明交流 2、下表是关于夏、商的部分文献记载。表中信息可以说明,夏、商时期( ) 内容 出处 汤“尊受天命,刻伐夏祀……咸有九州,处禹之堵(土)” 春秋时期齐国叔夷钟铭文 “自禹至桀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春秋战国时期《竹书纪年》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汉代《史记》 A.王权严重依赖神权 B.嫡长子继承制成熟 C.“家天下”局面遭破坏 D.早期政治文明的兴起 3、下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简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政治 人物 辅佐的 诸侯国 主张或举措 子产 郑国 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 李悝 魏国 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 吴起 楚国 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捐不急之官 商鞅 秦国 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A.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 B.国家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C.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 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 4、秦对借予百姓官农具非常重视,并有着相当完备的法律保障其施行,秦民亦不需顾虑所借官农具的自然破敝。秦还设有专门的铁市官,负责向百姓售卖铁农具等铁器产品。这反映了秦代( ) A.重农抑商政策形成 B.政府扶持小农生产 C.经济法规较为完备 D.耕作理念比较先进 5、时间 概况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 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25-57年在位) 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即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 上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 A.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 B.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C.突出儒学的正统官学地位 D.重视官员文化素养的考查 6、如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拓片,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 A.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 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 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D.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 7、从大量记载中可以看到,唐代皇帝和中央对各地各部门的各项行政过程、行政结果实施追踪式的连续控制。许多在汉代无须也不可能由皇帝过问的事情,现在都要奏报呈送,经过三省和政事堂的审理,取得皇帝的旨意之后,再以诏令的方式下达指令。这反映出唐朝( ) A.行政制度的日益完备 B.皇权与相权矛盾缓和 C.皇权不受制度的限制 D.专制集权体制的强化 8、《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代此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C.健全了地方行政机构 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9、汉朝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宋朝程朱理学主张“天即理也”。二者本质的相同之处在于( ) A.倡导天人合一 B.传承儒学精华 C.因时革新文化 D.宣扬封建迷信 10、宋代每一类瓷器有多种样式,单就梅瓶,不同瓷窑利用粗细、横直、长短不同的外部轮廓线,于细微处反复磋磨,以探寻梅瓶一器的最典范之造型。正是依托这种正心诚意的大胆创新与孜孜不倦的实验,宋代瓷器具备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典范美。由此可见,宋代瓷器的制作( ) A.深受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 B.颠覆了传统制瓷技术 C.体现了技术传承的封闭性 D.源于“瓷路”的兴盛 11、有学者对明代165位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做了统计,其中任职在1年以下的占18.63%,1~2年的占22.98%,2~5年的占26.09%,15~20年的占6.83%,20年以上的仅占2.49%.这一现象折射出( ) A.内阁大臣更迭频繁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君权相权矛盾尖锐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2、明朝后期,耶稣会传教士罗眀坚初至中国传教时四处碰壁,做了善事也会遭恶意猜测。后来,他专注于教理书籍的著述,受到明朝官员的好评。利玛窦因编译出版了十几种中文书籍而轰动士林,有工匠为了高价销售货物而托名是利玛窦的发明。这反映出( ) A.中国社会尊崇文化的传统 B.士民普遍接受基督教义 C.西方科技占据了优势地位 D.程朱理学受到猛烈冲击 13、某学者考证了康熙中期(1700年前后)中国社会不同群体年收入的分配概况(如下表所示)。这可以说明当时( ) 非生产性群体(官僚、宗室、八旗兵丁) 生产性群体 商人 农、工等群体 户数占国家总户数比例(单位:%) 1.09 2.31 96.6 户均财富分配额(单位:两白银) 201.58 139.8 40.56 备注:当时全国户均人口数为7.84人。以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为例,五口之家的普通农户每年户均生活消费支出为白银32.6两,其中76%为食物支出。 A.商品经济发达 B.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C.阶级矛盾激化 D.社会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14、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精通各种理论知识,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他发现古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记载存在许多矛盾或错误,历经几十年的努力,他完成了巨著《医林改错》。材料反映了( ) A.古代医书的价值值得商榷 B.中医发展受制于当时的环境 C.医学研究应重实践轻理论 D.质疑精神推动传统医学发展 15、在《南京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英使璞鼎查向清政府表示,如果中国允准其他各国来五口通商,英国“断不阻止”。维多利亚女王在将《南京条约》送达国会的咨文内更明确地说:“我们的宗旨是,同样的权利,要给予一切工业的国家享受。”上述主张旨在( ) A.促成列强共治中圈局面 B.实践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C.实现殖民利益的最大化 D.敦促清廷扩大开放范围 16、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 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 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17、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这种认知反映了( )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幻梦 D.缺乏近代司法主权意识 18、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19、1901年到1907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翻译域外文学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游侠风录》《美国独立记演义》《多少头颅》和《苏格兰独立记》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 C.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D.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 20、1919年8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道:“辛亥革命让我们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下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可以说可以做的。”该文所描述的现象表明辛亥革命( ) A.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B.推动了民主思想的萌发 C.实现了国民思想启蒙 D.增强了民众的政治意识 21、《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说:“华盛顿会议给中国造成一种新局面,就是历来各帝国主义者的互竞侵略,变为协同的侵略。”这一认识使中国共产党( ) A.揭示了华盛顿会议的侵略本质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 D.明确了反封建必须与反帝相结合 22、据统计,在1922年到1924年的历次民意调查中,军阀得到了平均29.20%的支持性投票,在政治家、文人及武人三类调查对象中占了近1/3的比重。但在1926年《晨报副刊》关于“新中国柱石十人”的民意调查中,没有一位军阀人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统治的瓦解 B.革命观念的深入传播 C.报刊政治立场的差异 D.民众参政意识的增强 23、1926年江西水灾发生后,江西党组织这样向农民解释水灾原因:“军阀年年向人民诈重税专以饱自己私囊,延长战争,丝毫不顾及农民的利益—不疏通河道,以利水源;不培植森林,以节雨量;不赔补堤防,以防溃决”;军阀根本不顾民众死活,却只知道“为帝国主义利益与自己地盘而战”。这种解释逻辑主要是为了( ) A.指责帝国主义侵略及军阀腐败统治 B.唤醒农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正当性 C.要打破农民“天灾祸人”的传统观念 D.反思社会秩序治理失效的深层原因 24、1928年,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发行“工”字银元,并规定:“工”字银元,作为革命根据地内货币流通的主币,它还可以向国民党统治区流通。湖南桂东、江西万安等地的商人冲破国民政府封锁,偷运各种物资到根据地内搞物资交易,纷纷将官府银元兑换成“工”字银元。可见,“工”字银元的发行和使用( ) A. 扩大了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力 B.得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支持 C.抵制了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D.摆脱了国民政府对根据地的封锁 25、1931年,鄂豫皖苏区正式实行“红军公田制度”,先后颁布的文件中有如下规定:“每乡留一石至五石为红军公田,分给红军中由白色区来的贫苦农民和俘虏哗变加入红军的士兵。”这一制度( ) A.导致国民政府对苏区的围剿 B.丰富土地革命的内容 C.奠定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基础 D.不利于壮大红军力量 26、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各根据地创造了很多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民主投票方法。比如:对于识字者,采用写票法;识字不多的,采用画圈法、画杆法;不识字的,采用投豆、举胳膊等方法。这些措施( ) A.激发了民众团结抗日的热情 B.实践了持久作战的战略指导理论 C.凸显了工农政权的制度优势 D.初步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27、下图是创作于1951年的宣传画《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陈永康:农民,水稻栽培专家,50年代华东和全国水稻丰产模范)。该作品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建设已初见成效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局部试点 D.农村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 28、关于50年前的乒乓外交,尽管当时的美国乒乓球代表队领队哈里森后来否认他本人或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斯廷霍文曾经要求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但在密歇根大学口述史项目的一次采访中,斯廷霍文谈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