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土壤污染防治行业发展基础

举报
资源描述
攀枝花市土壤污染防治行业发展基础 一、 土壤污染的应对措施 土壤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颁布,这些都为新时代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土壤污染治理现状,应立足实际,采取有针对性地举措,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 (一)加大土壤污染治理监督力度 生态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土十条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地土壤污染治理现状,做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摸清底数。尤其是要督促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严格落实土十条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大土壤污染惩处力度,确保土十条得到严格落实。 (二)切实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要积极倡导绿色种养理念,在粮食主产区、蔬果主产地和畜禽水产养殖区,鼓励使用绿色、有机肥料,严控高残留、高毒农药。做好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建立产品追溯系统。积极推进一控两减,切实从源头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健全绿色产品认证。 (三)不断增强土壤污染风险管理 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农业耕地土壤保护,尤其是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严禁实施造成土壤污染建设项目。注重利用化学修复法、物理修复法、生物修复法等,做好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实现土壤资源的再生利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工矿源头污染治理力度。做好辖区内的废弃矿山、煤矸石堆放区等生态修复,强化废弃矿山综合整治,也要做好有色金属等矿山开采废物排查,因地制宜地做好矿区污染土壤及酸性废水治理。 (四)健全土壤污染治理体系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十条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颁布具体的实施细则,健全土壤质量监管体系;加快健全区域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及修复案例体系,为其他项目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方案评审提供借鉴和参考。另一方面,探索扩大土壤污染治理资金来源渠道,既要加大修复投入力度,也要发挥市场力量,激发市场活力。此外,还要加大土壤污染治理知识宣传,提升市民环境意识,自觉投入,积极参与土壤污染治理。 从全国土壤污染环境状况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壤污染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复合型污染相对较少,但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也影响了农业生产及市民身体健康。土壤污染的防治应立足其自身特点,综合施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引入化学、物理、生物等先进修复技术,加强环境普法宣传,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 二、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与大气、水污染不同的是,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一般难以直接判断,并且土壤污染的治理成本高、治理周期长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布》显示,全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竟达到了16.1%,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导致粮食减产,引发了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全国的土地每年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粮食减产超过1000万t,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不仅如此,我国土壤污染事件也频频发生,例如武汉的赫山地块事件、河南镉麦事件等。 三、 土壤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主体权力分散,协调联动性不够 首先,在我国,环保部门、农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多个部门都涉及到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多个管理部门必然会面临管理界限不清、管理权力分散、管理职责不明等情况,最终将会导致决策迟缓和土壤污染治理工作难以有效进行。相反,如果管理主体专一、权力集中、职责分明,必然不会出现相互推诿和土壤污染治理难的问题。其次,管理部门的协调性不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导致机构和相关责任人频繁变更。②现有的法律法规除个别条款外,极少规定各个部门之间详细的协调内容。 (二)监管部门问责力度不强 在治理土壤污染的过程中,监督管理和问责追责力度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未形成一套完整性的日常监管体系。地方上大多都是上级检查时才对污染企业进行监督和处罚,平时大多忽视监督管理。其次,面对当地对GDP有重大贡献的污染企业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监督管理。最后,公务人员的监督问责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土壤污染治理的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三)土壤污染治理资金短缺 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比较晚,因而土壤污染治理的资金保障机制不完善。在我国并没有对土壤污染治理资金的来源进行详细的规定,唯有谁污染谁付费,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可以提供参考。在实际的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需要资金去解决的问题。 四、 土壤污染防治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进一步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到203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全面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五、 十三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 十三五以来,攀枝花市认真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考核目标任务。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摸清了全市土壤污染状况底数和风险状况,构建了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环境底数逐渐摸清,全面完成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掌握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潜在环境风险情况。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不断强化,重点企业与园区土壤环境管控不断加强,定期更新并向社会公开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推进攀枝花市创新开发产业园区等7个园区预警体系建设。重金属污染防治不断强化,印发实施了《攀枝花市十三五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重金属全口径清单和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问题清单,完成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和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超额完成十三五重金属减排任务。工业固体废物堆场整治不断强化,核查固废堆存场所48座,完成涉环境问题固废堆存场所整治3座。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不断加强,完成419家次危险废物经营和产生单位考核,完成化工医药行业和危险化学品领域企业环境隐患排查39家。完成1.19吨涉疫情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3.5%。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力度进一步加强,回收体系逐步完善。完成43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 农用地分类管理和风险管控扎实推进,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扎实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稳步推进,安全利用面积达40653亩,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39000亩目标任务。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稳步推进,制定了《攀枝花市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完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5300亩。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有序推进,完成5711亩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5550亩目标任务。 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风险管控不断加强。印发《关于转发〈关于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通知〉的通知》等文件,推进全市各县(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污染源普查等工作,建立了全市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污染地块名单。成立了市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不断加强污染地块的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土地征收、收回、收购等环节监管,污染地块环境风险得到严格管控。 部门责任落实和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成立攀枝花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和攀枝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环境信息公开不断加强,每年公开发布全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土壤污染宣传教育全面开展,通过电视台、微信、微博、门户网站以及线下培训等多种渠道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宣传教育。 六、 土壤污染防治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进一步梳理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重点,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污染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淘汰,切断污染物进入土壤途径。严格落实农用地分类管理要求,加强对土壤资源的保护。 分区管控,突出重点,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以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完善土壤污染风险分区管控体系,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因地制宜,推进修复,依据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和土地用途规划,适时推进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探索建立适合本地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严格落实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措施,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底线。 科技支撑,提升能力,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的监测、监管和执法能力建设,提升污染治理科学化、智慧化水平。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加快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七、 农业面土壤源污染概况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因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也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耕地土壤污染具有分散性、难监测和量化,分布于农村地区,除草剂、化肥农药及杀虫剂的过量使用不同程度存在。农业地膜的使用,回收率较低等等,这些都加剧了农业面源,加剧农村土壤污染。 (一)风险管控任务艰巨 我国煤炭、铜等资源丰富,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大量煤矸石、固废在矿山周边长期堆积,产生的固体废物、尾矿库尾水、矿洞酸性涌水等等,都会加剧周边土壤污染。据统计,我国尾矿累积堆存超过140亿吨,废石堆存超过500亿吨,约有1.2万座的尾矿库中,病险危库约占12.4%。这些都加大了土壤污染风险,增加土壤污染管控风险。 (二)系统污染治理薄弱 土壤污染治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采取系统治理措施,秉持系统治理观念,形成治理合力。但从当前土壤治理的现状来看,土壤污染系统性治理基础薄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