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怀疑与学问习题课件(共30张幻灯片)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第第1818课课 怀疑与学问怀疑与学问第18课 怀疑与学问第18课 怀疑与学问技法探究技法探究1基础检测基础检测2课内精读课内精读3课外赏读课外赏读4片段仿写片段仿写5第18课 怀疑与学问技法探究技法探究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作用: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第18课 怀疑与学问技法探究技法探究请从文中找出一处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_第第5 5自然段用关于自然段用关于“怀疑怀疑”“”“思索思索”“”“辨别辨别”的阐述和引用孟子的名言论证了的阐述和引用孟子的名言论证了“我们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过自己的怀疑”。第。第6 6自然段的说理是:自然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一切学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才会起来。”论证了论证了“怀疑是从积极方面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基础检测基础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mn cn()或迷信。(2)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li s()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盲从盲从流俗流俗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基础检测基础检测(3)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tn zh(),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4)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b n z p()了。停滞停滞不攻自破不攻自破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基础检测基础检测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上,有许多为民请命的清官,如海瑞、包拯等。B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用生命换来新中国的诞生。C当这一天的太阳正常升起,危言耸听的“世界末日论”谣言不攻自破。D在曹操墓是真是假的激烈争论中,一个网上逃犯靠着自欺欺人的手段走红网络,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术的悲剧。D D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基础检测基础检测3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是()A.爱因斯坦是20世纪杰出的科学家。他出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作为一位可以同牛顿相媲美的科学巨匠,B.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内作出了重大贡献,C.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相对论”。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的宣称:D.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21年,爱因斯坦荣膺诺贝尔物理奖这一科学殊荣。C C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基础检测基础检测4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讲广东故事、赞发展成就”故事大赛决赛6月12日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落幕,来自全省21个市的36名选手参加了复赛与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大赛产生特等奖2名,一等奖6名。决赛选手来自21个市各地各条战线,以精彩的故事浓墨重彩地歌颂了改革开放、创办和发展特区的伟大成就,塑造并赞美了时代大潮当中的弄潮儿、时代精英与劳动骄子们的群像,展现了广东人民在新时代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基础检测基础检测标题:_(不超过30字)理由:_“讲广东故事、赞发展成就讲广东故事、赞发展成就”故事大赛决赛落幕故事大赛决赛落幕突出活动主题及结果。突出活动主题及结果。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内精读课内精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第13题。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内精读课内精读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内精读课内精读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内精读课内精读1下面是选文段中心论点的把握,正确的一项是()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C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B B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内精读课内精读2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B“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采用的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C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前两句从正面说理,后两句从反面说理。D本文段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用了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事例论据是:用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大学章句时,对其质疑的事例。C C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内精读课内精读3画波浪线句中的“常常”和“一切”能否删去?为什么?_不能删去。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不能删去。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的怀疑、提问、评判、修正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的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4题。学问和智慧罗家伦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矻矻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选自中学题库,有删改)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针对把“知识”与“学问”混为一谈,把“学问”与“智慧”混为一谈的错误认识,阐释了“学问”与“智慧”的不同内涵及相互关系,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重视能力培养。B唯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C本文告诉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努力成为一个博学多能的人。D第段作者运用道理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唯有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才牢靠、精澈、宝贵。D D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B.第段中“有学问的笨伯”具体指学问渊博,但食古不化,食今也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终身跳不出书的圈子的人。C第段作者列举罗马圣彼得和巴黎圣母教堂两座建筑物是为了说明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学问更为重要。D第段画线句中的“肥皂泡”形容没有学问的智慧肤浅,瞬起瞬灭,一触即破。“探照灯”形容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有深度,有广度。C C第18课 怀疑与学问课外赏读课外赏读3有人说“既然智慧比学问更重要,那么我就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多少是无关紧要的”,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_不赞成。因为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来自于他掌不赞成。因为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来自于他掌握的知识的多少:掌握的知识多,这种能力就容握的知识的多少:掌握的知识多,这种能力就容易培养,且持久,且能影响并决定人的发展。作易培养,且持久,且能影响并决定人的发展。作者强调要重视知识,更要重视能力,不能因为者强调要重视知识,更要重视能力,不能因为“能力更重要能力更重要”就排斥对知识的占有。就排斥对知识的占有。第18课 怀疑与学问片段仿写片段仿写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逻辑严密,语言准确。请你以读书的苦与乐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论证要合理,200字左右。_读书真是太累了,尽头也没有,很少从读书真是太累了,尽头也没有,很少从中找到乐趣。其实,读书是苦与乐的交中找到乐趣。其实,读书是苦与乐的交响曲,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先说苦吧,响曲,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先说苦吧,冬天的每天早上都依依不舍地离开温暖冬天的每天早上都依依不舍地离开温暖的被窝起床。有时候不小心考砸了,又的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服装配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