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达州开江县联考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2.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3.一名同学在测量记录中没有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D.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4.根据所学知识和如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冰 煤油 空气 二氧化碳 密度/kg⋅m-3 (常温常压下) 1.0×103 0.9×103 0.8×103 1.29 1.34 A.一个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为1kg,这个瓶子最多能装0.8kg酒精 B.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小 C.同种物质其状态改变,密度一般会变化 D.泡沫灭火机喷出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碳会沉在下面将可燃物包围 5.已知铝、铁、铅的密度分别是ρ铝=2.7g/cm3、ρ铁=7.9g/cm3、ρ铅=11.3g/cm3,下列关于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铁球是空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可能是空心的 6.小红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小红身边超越的汽车 7.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40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D.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8.将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食用油分别装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密度关系为ρ盐水>ρ水>ρ食用油,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 A.食用油、盐水、水 B.盐水、水、食用油 C.盐水、食用油、水 D.水、盐水、食用油 二、多选题 9.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球,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a、b、c三种物质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 10.有一体积为3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81g则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2.7g/cm3 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不变 三、填空题 11.寒冷的冬天,人在户外活动时,眉毛或胡子上形成的“白霜”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3D打印是现代制造业的最新技术。我国飞机制造中就用3D打印技术制造钛合金零件,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12.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三条光线,则________是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界面的右侧为________(选填“空气”或“玻璃”),入射角为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_度. 13.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____(选填“超”或“次”)声波工作的;银行里的验钞机是利用_______(选填写“红”或“紫”)外线工作的;实验室中的显微镜是利用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工作的。 1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15.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是________V,R1的阻值是_________Ω。 16.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角入射,则反射角为________如果入射角减小,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请在图中根据物体AB及平面镜的位置作出它的像。 (_______) 18.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 19.(10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如图所示,是小华这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 (1)在甲图中组装器材时,是按照______(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 (2)图乙温度计示数为______,图丙中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气泡情况; (3)丁图中粗线显示的是此实验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水在沸腾时的特征是______,a、b、c三种液体沸腾图像中______(选填“a”、“b”、“c”)也是水沸腾的图线;如果所用酒精灯及加热方式完全一样,那么这杯水比此实验中水的质量______(选填“多”或者“少”)。 五、计算题 20.(6分)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研究所研制的一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按原设计,使用钢质外壳质量高达158kg,为减轻车体自身的重,外壳拟采用一种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已知:钢的密度ρ钢=7.9×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0.9×103kg/m3),通过计算回答: (1)换用新材料后,该观光车外壳的质量是多少?(车身体积不变) (2)该观光车匀速行驶5min经过的路程是3km,若以这个速度行驶18km,所需时间为多少? 21.(6分)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对应值,m-V图象描绘如图所示,求: (1)容器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图象中当液体的体积为90cm3时质量m.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详解】A.高原反应是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小,而造成的不适,故A正确;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利用了流体压强一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故B正确;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而不是压强的关系,故C错误;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是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故D正确. 【点睛】 关键是学生对相关力学知识的的掌握,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大气压、压强、浮力都是中招的热点. 2、C 【详解】ABC.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AB错误、C正确;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A. 7mm接近一本书的厚度,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m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茶杯的高度是10cm合100m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7dm合1670m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5cm左右,即252mm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A.一个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为1kg,则所装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那么这个瓶子能装的酒精的质量 m酒精=ρ酒精V=0.8×103kg/m3×10-3m3=0.8kg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知,水和冰的质量相等,则有 1.0×103kg/m3⋅V水=0.9kg/m3⋅V冰 即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由表格知,水和冰的密度不同,所以同种物质其状态改变,密度一般会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出现火情时,用泡沫灭火机喷出二氧化碳来灭火,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二氧化碳喷出后,会沉在下面将可燃物包围,达到灭火目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由题意可知,铝、铁、铅的密度关系为ρ铅>ρ铁>ρ铝,由ρ=的变形式V=可知,相同质量铝球、铁球和铅球的体积关系为V铝>V铁>V铅,又因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D。 6、C 【详解】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和小红之间的位置肯定没发生变化,即只有和她自己骑得自行车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和迎面走来的人、路旁的树木、从身边超越的汽车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AB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000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 18km/h=18× m/s=5m/s, 故D符合实际。 8、C 【详解】由于酒精、水和盐水质量相等,而ρ盐水>ρ水>ρ食用油,由知道,体积最大的是食用油,体积最小的是盐水,即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依次装的是盐水、食用油、水。 故选C。 二、多选题 9、BD 【详解】由图象可知,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 ABC. 由图象可知,当a物质的体积为2×10−3m3时,a物质的质量是4kg,所以a物质的密度是: ρa===2.0×103kg/m3; 当b物质的体积为3×10−3m3时,b物质的质量是3kg,所以b物质的密度是: ρb== =1.0×103kg/m3; 当c物质的体积为4×10−3m3时,c物质的质量是2kg,所以c物质的密度是: ρc===0.5×103kg/m3; 由此可知, a物质的密度最大,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的4倍,故AC错误,B正确; D. 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增大时,体积也跟着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正确。 故选BD。 10、BD 【分析】用天平测质量时,左物右码;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固体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详解】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故A错误; B.此固体的密度, 故B正确;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则改变此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