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接种应用人群分析:重庆狂犬抗体检查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健康/重庆狂犬抗体检测 狂犬疫苗接种应用人群分析 一、 狂犬疫苗接种应用人群 II级和III级暴露者。分析 二、 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呈现平稳波动的态势 由于狂犬病患病高死亡率,狂犬病疫苗使用接种尤为刚性,人用狂犬病疫苗是我国常年批签发量较大的疫苗品种之一。近年来,国内狂犬疫苗每年的批签发总量维持在6000-8000万支,即1200-1600万人份(4-5针/人份),2020年我国全年批签发各类狂犬疫苗大约8238万剂,较2019年同期增长40.04%。2021年第一季度,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为1439万支,同比增长30.19%。 三、 狂犬病防制措施 1、免疫接种 被狂犬咬伤的人或动物应对伤口进行彻底消毒,并及时到专业机构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狂犬病疫苗。目前世界上,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做好狂犬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是防制本病发生最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即使做过狂犬疫苗预防免疫接种的人或动物一旦被咬伤或抓伤,安全起见,仍然要再次接种狂犬疫苗,这样会形成更快、更强大的保护力。 2、疫病监测 可用RT-PCR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对老疫区和城市重点区域的犬、猫进行定期监测。对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犬、猫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予以捕杀,并对饲养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3、科普宣传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如报纸、电视广播、张贴挂图等,大力宣传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预防知识,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狂犬病防制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重视,提高公民被犬、猫咬伤、抓伤后主动及时就医的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4、加强管理 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犬只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城区宠物犬的管理工作,动员群众养犬要注射疫苗,遛狗要拴绳。发现狂犬要立即扑杀,尸体焚化或深埋。 四、 狂犬疫苗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2年1-6月兽用狂犬病疫苗签发批次均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约46.2%,截止2021年底总批签发数量为4536次,2015-2021年禽流感疫苗批签发次数年均批签发超过4000次。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防控成效显著,狂犬病发病人数逐年下降,从2007年高峰时的3300例下降到2020年的202例,降幅高达94%。但由于狂犬病的高病死率,而且现在社会上饲养宠物猫狗的人越来越多,狂犬病防控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狂犬病已呈低水平散发,部分地区已达区域性消除状态。但与此同时,也面临困难和挑战:我国传染源(犬只)数量庞大,约0.8-1.3亿只,分布广,而犬的免疫率不高;部分群众文明养犬意识淡薄,不登记、不免疫、随意遗弃犬只;狂犬病流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更为严重。 中国每年卖出的人用狂犬疫苗数量都在1000-1500万份,也就是5000-7500万只疫苗。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狂犬疫苗产量和销量世界第一,但这并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其背后对应的是,在中国,每年最少有1000万人被狗咬伤,80%的狂犬疫苗都注射到了中国人体内,而在美国,人用狂犬疫苗一年的销量仅有5万份,不足在中国销量的1%。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狂犬疫苗批签发量7855.29万剂,同比33.5%,其中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Vero细胞)、狂犬疫苗(Vero细胞)冻干、冻干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批签发量分别为492.46万(支/瓶/袋)、735.05万(支/瓶/袋)、6271.6万(支/瓶/袋)、356.19万(支/瓶/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显示,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中、华南、西南、华东地区。人群分布上呈三多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中国的犬数超过1亿只,其中大部分在农村散养。消除狂犬病必须免疫动物,而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动物普遍免疫不同,中国接种疫苗的动物比例较少。因此,人用狂犬病疫苗属于刚性需求。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国内民众将愈发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和管理。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人们付费接种疫苗的意愿和能力也将随之提高。此外,教育程度的提升会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这将促进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销量增长。 预计未来随着国内企业在宠物疫苗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大,有望对进口产品实现替代。有行业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近年来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均保持在5000万剂以上。该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45亿元。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对于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在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免疫力,预防狂犬病。近年来,通过各种防疫措施,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不断下降。 五、 多家企业先后布局狂犬病疫苗的研发与生产 基于产量、研发进展、价格等多重因素,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与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分别具有差异化优势,将推动其未来在狂犬疫苗市场的市占率不断提升。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和支付能力的持续提升,上述两种研究路线将成为下一代狂犬疫苗的主流方向。 为降低外源病毒带来的疫苗安全风险,无血清培养基是继天然培养基、有血清合成培养基之后研制的一类既能满足细胞在体外较长时间生长繁殖又无需添加血清避免外源物质污染的合成培养基,是目前及未来生物工程领域的一大趋势。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可适当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目的产物表达并简化分离纯化步骤,避免外源病毒污染。 目前,我国我国狂犬病疫苗在研企业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企业共有4家,正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企业共有14家,正开展I期临床试验的企业共有2家。其中,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津斯特疫苗有限责任公司及成都柏奥特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仅有的三家针对无血清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率先推进至三期临床试验的企业。 六、 狂犬疫苗行业市场格局 2021年中国城镇家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整个城镇犬猫市场的规模达到2490亿,同比增长20.6%,比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8个百分点。 从渗透率来看,我国宠物市场增量空间仍较大。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养宠家庭为10%,宠物数量高达2.5亿只,其中猫与狗占大部分。对比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日本的宠物渗透率分别高达68%、52%、40%、28%,中国宠物渗透率仅6%。 宠物经济增势强劲叠加涨价等因素,利好狂犬疫苗产业。据悉,受长生生物事件遗留影响,2021年哈尔滨、安徽以及河北等多地曾出现疫苗部分短缺的情况,此后新一轮的狂犬疫苗招标,河北、内蒙、海南等多个省市的狂犬疫苗中标价有所提升。据信达证券近日研究报告数据,2021年人用二倍体狂苗在广东、安徽、湖北等9个省均有提价,平均提价幅度为12%。 纵观目前国内狂犬疫苗市场,主要有三类狂犬疫苗,一是以成大生物(831550.OC)、赛诺菲为主的Vero细胞狂犬疫苗,二是以远大为主的地鼠肾细胞,三是以康华生物为主的人二倍体狂苗。其中Vero细胞狂苗市占率高达八成以上。 由于狂犬病患病高死亡率,狂犬病疫苗使用接种尤为刚性。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狂犬疫苗行业市场规模为29亿元,2023年将有望达到70亿。近年来,国内狂犬疫苗每年的批签发总量维持在6000-8000万支,即1200-1600万人份(4-5针/人份),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狂犬病疫苗批签发数量达到7.86亿剂,在中国所有疫苗种类中排名第一。由于产能受限和政策监管,市场一度供不应求,因此,不少企业选择在这一赛道掘金。 从供应企业来看,我国生产狂犬疫苗的企业有辽宁成大、广州诺诚、宁波荣安、河南远大等。凭借巨大的产能优势,辽宁成大占据着过半的市场份额,其批签发量占比达到47.2%;宁波荣安与大连雅立峰的批签发量占比分别为24.7%和7.5%;此外,成都康华三代狂犬疫苗的批签发量占比为4.7%。 七、 中国狂犬病发病数量、死亡数量及发病率与死亡率 得益于狂犬疫苗的推广,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发病人数从2010年2048人下降至2020年的202人,截至2021年1-5月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为70人;死亡人数从2010年2014人下降至2020年188人,截至2021年1-5月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为66人。 2020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144/10万,死亡率为0.0134/10万;2019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208/10万,死亡率为0.0198/10万。 八、 狂犬疫苗行业前景展望 由于人二倍体疫苗产量低、大体积生物反应器培养人二倍体细胞难度较大等因素,二代狂犬疫苗仍为国内使用的主流狂犬疫苗。不过,康华生物正在进行产能扩建,随着三代狂犬疫苗获批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产能的不断释放,三代疫苗将逐步替代二代疫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显示,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中、华南、西南、华东地区。人群分布上呈三多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中国的犬数超过1亿只,其中大部分在农村散养。消除狂犬病必须免疫动物,而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动物普遍免疫不同,中国接种疫苗的动物比例较少。因此,人用狂犬病疫苗属于刚性需求。 狂犬疫苗是我国主要出口的疫苗之一,预计到2023年,中国狂犬病疫苗主要出口国泰国、埃及、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市场将达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2%。仅辽宁成大一家,2019年狂犬疫苗的出口销售额就达到2538.7万美元,出口份额占比超过30%。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公众对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意识仍然相对淡薄,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不断推进狂犬病疫苗接种,受政策利好影响,未来市场的接种率有可能提高,这也将为中国疫苗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机会。此外,由于狂犬病高发市场严重缺乏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商,中国狂犬病疫苗生产商有机会抓住该等市场内当地供应商未获满足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带动出口市场的增长。 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为100%!中国每年都有数百人因狂犬病而死亡,消除狂犬病仍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包含传染源数量多、分布广、动物免疫率低等。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狂犬病流行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面临群众文明养犬意识淡薄,动物狂犬病监测能力不足等困难与挑战。 日前,在2021年中国小动物医学大会暨第一届猫病大会的康华动保狂犬病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动物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行业发展。与此同时,启动中国宠物狂犬病免疫现状调研项目,旨在了解狂犬病疫苗现状及发展空间、关注宠主使用疫苗的喜好度、洞察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动物传染病。WHO数据显示,狂犬病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据估计,每年狂犬病会导致全球约5.9万人死亡,相当于每10分钟世界上就有1人死于狂犬病。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GARC)一起,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全球狂犬病会议上,提出2030年前在全球消除犬引起的人类狂犬病死亡(简称Zeroby30)战略目标,此计划以国家为中心,建立联合抗击狂犬病合作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