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华侨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年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华侨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和b,容器a体积恒定,容器b体积可变,在温度、压强、体积相同条件下往a和b中分别通入等量NO2,起始条件相同.发生反应:2NO2(g)  N2O4(g),以下正确的是 A.起始时,反应速率Va<Vb          B.反应过程中,Va<Vb C.两容器达平衡所用时间一定相同   D.达平衡时,两容器内压强Pa>Pb  参考答案: B 2.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分子比例模型: B.NH4I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2H4              D.NaH中氢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参考答案: D 略 3.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H2和N2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L的己烷含有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46gNO2含有原子数为3nA     D.1mol SiO2晶体中含nA个SiO2分子 参考答案: C 4.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少的是(  )   A. Al B. Al(OH)3 C. AlCl3 D. Al2O3 参考答案: B 解析:A.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1gAl消耗NaOH质量==1.48g; B.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1g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质量==0.51g; C.AlCl3与氢氧化钠反应为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1g氯化铝消耗氢氧化钠质量==1.12g; D.Al2O3与氢氧化钠反应为Al2O3+2NaOH=2NaAlO2+H2O,1g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0.78g,相同质量的Al、Al(OH)3、Al2O3、AlCl3,Al(OH)3消耗NaOH最少,本题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5.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m(PO4)n(OH)2〕,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HAP的化学式中m等于 A.                                                          B. C.                                                          D.n+1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    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淀粉碘溶液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略 7. 向物质的量相等的硫酸铝和硫酸铵溶于水形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体积(X)与溶液中沉淀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 A 略 8.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K+、Na+、I  ̄、SO32 ̄ B.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H4+、Na+、SO42 ̄  、Cl—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NO3 ̄、Cl  ̄ D.c(Al3+) = 0.1 mol·L—1的溶液中:Na+、NH4+、AlO2  ̄、SO42  ̄ 参考答案: C 略 9. 在下列给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溶液:Ca2+、H+、Cl-、HSO3-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 C.FeCl2溶液:K+、Na+、SO42-、AlO2- D.KW/c(H+)=0.1mol/L的溶液:K+、Na+、SiO32-、NO3-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B.含20.0g的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H=-57.4 kJ·mol-1   D.已知:2Zn(s)+O2(g)=2ZnO(s)      ΔH=-701.0kJ/mol       2Hg(l)+O2(g)=2HgO(s)       ΔH=-181.6kJ/mol 则Zn(s)+HgO(s)=ZnO(s)+Hg(l)  ΔH=-259.7 kJ·mol-1 参考答案: D 略 1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2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I D.HClO的结构简式:H—Cl—O 参考答案: C 略 12. 北京时间10月10日,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药物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起作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必需的蛋白质都可通过体内合成    B.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 C.多肽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单元        D.含有三个肽键的多肽称为三肽 参考答案: B 略 13. 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其本质原因是    A 是弱电解质     B  存在离子  C 存在电子       D  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参考答案: D 略 14. 向含有amol AlCl3溶液中加入含有bmol K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①amol   ②bmol   ③a/3mol   ④b/3mol  ⑤0 mol    ⑥(4a-b)mol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④⑤ 参考答案: A 略 15. 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与蔗糖的熔化     B.钠和硫的熔化 C.碘和干冰的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的熔化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极易水解,可用作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实验室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备氨基甲酸铵.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1)结合上述实验装置,写出制备氨基甲酸胺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 (3)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    . (4)氨基甲酸胺极易水解,产物是碳酸氢铵和一种弱酸,请写出其水分解反应方程式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其水解反应,分别取两份不同浓度的氨基甲酸胺溶液,绘制出c(NH2COO﹣)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若A、B分别为不同温度时测定的曲线,则 A (“A”或“B”)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温度高,判断的依据是   . (5)制得的氨基甲酸胺可能含有碳酸氢铵.取某氨基甲酸胺样品4.69g,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钡、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1.82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胺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 (1)2NH3(g)+CO2(g)NH2COONH4;放热; (2)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流速和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3)过滤; (4)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A;6~20min内曲线A中c(NH2CCOO﹣)减小量大于曲线B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水解进行; (5)83.3%.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有机实验综合. 【分析】(1)由题目信息可知,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H2COONH4;氨基甲酸胺易分解,图中反应装置用冰水冷却,防止氨基甲酸胺分解,说明制备氨基甲酸胺的为放热反应; (2)根据液体石蜡瓶鼓泡瓶中气泡控制气体流速和原料气体的配比; (3)由氨基甲酸胺小晶体悬浮在四氧化碳中,可以采取过滤方法分离; (4)氨基甲酸胺极易水解,产物是碳酸氢铵和一种弱碱,该弱碱为NH3?H2O;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水解进行,对比6~20min内c(NH2CCOO﹣)变化量越大,水解程度越大,温度越高; (5)生成的沉淀为碳酸钡,根据碳原子守恒、混合物总质量列方程各自物质的量,再计算氨基甲酸胺的质量,进而计算其物质的量分数. 【解答】解:(1)由题目信息可知,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H2COONH4,反应方程式为:2NH3(g)+CO2(g)NH2COONH4, 氨基甲酸胺易分解,图中反应装置用冰水冷却,防止氨基甲酸胺分解,说明制备氨基甲酸胺的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2NH3(g)+CO2(g)NH2COONH4;放热; (2)可以根据液体石蜡瓶鼓泡瓶中气泡,控制气体流速和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故答案为: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流速和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3)由氨基甲酸胺小晶体悬浮在四氧化碳中,可以采取过滤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过滤; (4)氨基甲酸胺极易水解,产物是碳酸氢铵和一种弱碱,该弱碱为NH3?H2O,反应方程式为: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 6~20min内曲线A中c(NH2CCOO﹣)减小量大于曲线B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水解进行,故曲线A的温度高于曲线B的, 故答案为: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A;6~20min内曲线A中c(NH2CCOO﹣)减小量大于曲线B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水解进行; (5)生成的沉淀为碳酸钡,其物质的量为: =0.06mol, 氨基甲酸铵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铵物质的量为y, 由碳元素守恒可知:x+y=0.06 由质量可得:78x+79y=4.69 解得x=0.05mol,y=0.01mol, 则制得的样品中氨基甲酸胺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0=83.3%, 故答案为:83.3%.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物质含量测定、化学与技术等,题目难度中等,把握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8分)Heck反应是合成C--C键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反应 化合物II可由以F合成路线获得: (1) Heck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V→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