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逸仙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逸仙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在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拉力F作用,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拉力F大小恰好等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       A.做匀速运动              B.做匀加速运动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增加 参考答案: BC 2. 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放在P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零 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的电场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参考答案: B 3. 以下是力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哪个实验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与其他几个不同(  ) 参考答案: D  4. 如图8所示,足够长的U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角(0<<90°),其中MN平行且间距为L,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棒的电阻为R,当流过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时,它的速度大小为,则金属棒在这一过程中 A、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平滑位移大小为 C、产生的焦耳热为 D、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 参考答案: B 5. (多选)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C.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D.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参考答案: A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此列简谐横波的波速为              m/s.   参考答案: 10(4n+1)   n=0、1、2、3… 7. (4分)                               叫裂变,                               叫聚变。 参考答案: 原子核被种子轰击后分裂成两块质量差不多的碎块,这样的核反应叫裂变;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核反应叫聚变 8. 利用图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时,必须 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 B.利用此装置探究 “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M关系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    (2)小华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因为不断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导致钧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则小车加速度a的值随钧码个数的增加将趋近于    ▲    的值.   参考答案: (1)C(3分)  (2)重力加速度 9. 如图所示,在A点固定一点电荷,电荷量为+Q,已知点电荷Q周围各点的电势φ=(r是各点离Q的距离)。在A点正上方离A高度为h的B点由静止释放某带电的液珠(可以看作点电荷),液珠开始运动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静电常量为k,若液珠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液珠的电量与质量的比值为___________;若液珠向下运动,到离A上方h/2处速度恰好为零,则液珠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10.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的电动势、电阻和的值。已知:电源内阻极小(可不计),伏特表量程为(内阻很大),电阻箱可在范围内调节。(1)将接,闭合,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和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则电阻的阻值表达式为                 .        (2)现已测得,继续测电源电动势和电阻的值。将接,闭合,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将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线,由于疏忽,图线坐标轴上的物理量和纵轴上物理量的单位均未标明,则         , 。 参考答案: .将切换接                        1.43           1.2 11.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假设三颗 星的质量均为m,引力常量为G),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 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 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则两颗运动星体的运动周期为    ; 第二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 道运行,周期与第一种形式相同,则三颗星之间的距离为            。 参考答案: 12. 如图是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的示意图,A、B为缠绕磁带的两个轮子,两轮的半径均为r,在放音结束时,磁带全部绕到了B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R=3r,现在进行倒带,使磁带绕到A轮上.倒带时A轮是主动轮,其角速度是恒定的,B轮是从动轮,经测定,磁带全部绕到A轮上需要时间为t,从开始倒带到A、B两轮的角速度相等的过程中,磁带的运动速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需时间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变大;大于. 【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分析】主动轮和从动轮边缘上的点线速度相等,A的角速度恒定,半径增大,线速度增大,当两轮半径相等时,角速度相等. 【解答】解:在A轮转动的过程中,半径增大,角速度恒定,随着磁带的倒回,A的半径变大,根据v=rω,知A线速度增大,若磁带全部绕到A轮上需要的时间为t,由于A线速度越来越大,倒回前一半磁带比倒回后一半磁带所用时间要长,即A、B两轮的角速度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大于. 故答案为:变大;大于. 13. 如图,电动机Q的内阻为0.5Ω,当S断开时,A表读数1A,当S闭合时,A表读数3A,则:电动机的机械功率          ;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 参考答案:     答案:18W,9%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12分)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用的电表视为理想电表) ①第一组同学利用如图a的实验装置测量,电压表应选择量程      (填“3V”或“15V”),实验后得到了如图b的U—I图象,则电池内阻为____________W。 ②第二组同学也利用图a的连接测量另一节干电池,初始时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发现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于是该组同学分别作出了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图,如图c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W。 参考答案:      3V, 1.5Ω;1.5V,1Ω 15. 一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規律. 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从静止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 图乙是从纸带上选取的一段,从便于测量的某点开始,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问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打计数点3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物块加速运动过程与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0.601;(2)1.0.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求解瞬时速度;根据公式△x=aT2求解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解答】解:(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 (2)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对前4段,根据公式△x=aT2,有:, 解得:a===2.0m/s2; 对后4段,根据公式△x=aT2,有:, 解得:a′===﹣2.0m/s2; 故||=1.0; 故答案为:(1)0.601;(2)1.0.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A、B两轮间的距离L=3.0m,质量M=1.0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随传送带一起以恒定的速率v0向左匀速运动,当物块运动到最左端时,质量m=0.020kg的子弹以u0=400m/s的水平速度向右射中物块并穿出.在传送带的右端有一传感器,测出物块被击穿后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右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子弹射出物块的瞬间为t=0时刻).设子弹击穿物块的时间可忽略不计,且子弹不会击中传感器而发生危险,物块的质量不因被子弹击穿而发生改变.不计空气阻力及A、B轮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求子弹击穿物块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1; (3)如果从第一颗子弹击中物块开始,每隔△t=1.5s就有一颗相同的子弹以同样的速度击穿物块,直至物块最终离开传送带.设所有子弹与物块间的相互作用力均相同,求整个过程中物块与传动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2. 参考答案: 解(1)根据速度图象可知,物块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在0~1s内物块的速度由4m/s减为0. 此过程物块的加速度大小=4.0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   解得 =0.40 (2)物块被击中前的速度大小为v0=2.0m/s,由速度图象可知物块被击穿后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v=4.0m/s,方向向右. 设子弹击穿物块后的速度为u,以向右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u0﹣Mv0=mu+Mv 解得 u==100 m/s 根据能量守恒有 Q1==1.49×103 J (3)第1颗子弹击穿物块后,物块向右运动的时间为t1=1.0 s,设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1,则x1=t1=2.0 m, 1.0s时物块改为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2=0.50s,位移大小为x2=t2=0.50m 所以在△t=1.5s时间内,物块向右运动的距离为l=x1﹣x2=1.5m 在△t=1.5s时间内,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x1=l+x3=4.5m 在t=1.5s时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所以第二颗子弹击中物块后的运动情况与第一颗子弹击中物块后运动情况相同,向右运动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距离为2.0m, 而此时物块与传送带右端距离为l=1.5m,故物块中第二颗子弹后将画出传送带. 设物块被第二颗子弹击穿后,其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