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求是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求是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关于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水是混合物,漂白粉是纯净物 B.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H2、NH3、SO2气体都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D.NO2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硝酸 参考答案: B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分析:A、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 B、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氨气是碱性气体和浓硫酸发生反应; D、二氧化氮 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和一氧化氮. 解答:解:A、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故A错误; B、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硅 和 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故B正确; C、氨气是碱性气体和浓硫酸发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 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不是化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 方法,物质性质理解应用,掌握概念实质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2. 紫草宁(shikonin,见下图)是从生长在亚洲学名叫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的一种植物的根部提取出来的红色化合物。几个世纪以来用做民间药物,如今用于配制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紫草宁的分子式为C16H16O5 B.等量的紫草宁与NaOH溶液、浓溴水反应,消耗NaOH、Br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紫草宁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D.常温下紫草宁不易溶于水 参考答案: D 3. .常温下pH=1的两种一元酸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倍,其pH与所加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酸比B酸的电离程度小   B.B酸比A酸容易电离   C.A是强酸,B是弱酸   D.pH=1时,B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比A酸大 参考答案: CD 略 4.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参考答案: C 解: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H=﹣98.32kJ/mol的含义,可知SO2和O2反应生成1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98.32kJ,所以生成2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196.64kJ,由于是可逆反应,2mol SO2和1molO2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4kJ. 故选C. 5. 碳原子数相同的下列各类物质,其同类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 A、饱和链烃                    B、饱和一元醇      C、饱和一元醛                  D、饱和一元羧酸 参考答案: B 6. 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参考答案: C 略 7. 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  ) A、2mol         B、4mol              C、5mol          D、6mol 参考答案: C 略 8.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HCl分子的电子式:H:Cl C.CO2的结构式::O=C=O             D.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 12C 参考答案: C 略 9. 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2SiO3;     ②Al(OH)3;       ③NH4HCO3;     ④Al2O3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全部 参考答案: B 略 11. 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 mL量筒  B.25mL酸式滴定管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共0.1mol,完全燃烧后得到3.85LCO2(标准状况)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甲烷  B.可能有丙烷  C.一定有乙烯   D.可能有丙炔     参考答案: AD 略 13. 下列分子式所表示的有机物中,其核磁共振氢谱可能只显示一组吸收峰的是(  ) A.C2H6O          B. C4H7Cl          C. C3H6          D.C7H8 参考答案: AC 14.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固体物质的是(  )    A、氯化铝          B、碳酸氢钠       C、高锰酸钾       D、硫酸铁 参考答案: D 略 15. 用分液漏斗不能分离的混合物是 A.醋酸和酒精     B.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      C.溴苯和水       D.苯和水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实验小组利用纸上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酚酞,所选的实验用品如下:酚酞、乙醇、浓氨水、饱和Na2CO3溶液、培养皿、滴管、烧杯、量筒、毛细管、小喷壶。步骤: ①在一张圆形滤纸的中心扎一小孔,用少量滤纸捻成细芯,插入圆形滤纸中央。 ②在距圆形滤纸中心约1 cm的圆圈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细管将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液在该三点处点样,每个点样的直径约0.5 cm。 ③把0.1 g甲基橙和0.1 g酚酞溶解在10 mL 60%的乙醇溶液里;取10 mL乙醇和4 mL浓氨水充分混合。 ④待黄环半径扩散到滤纸半径的二分之一时,取下滤纸,拔除细纸芯。待滤纸稍干后,喷上饱和的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⑤将滤纸覆盖在盛有乙醇和氨水混合液的培养皿上,使滤纸芯与混合液接触,放置一段时间,点样会逐渐扩散,形成黄环。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小组所选取的实验用品中,缺少的试剂或用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滤纸起到______的作用。中间的滤纸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甲基橙、滤纸 (2)③①②⑤④ (3)固定 毛细管的作用,将有机溶剂吸附扩散 解析:用纸上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酚酞时,所用的实验用品中应有甲基橙和滤纸,操作步骤应为配液→准备滤纸→点样→展开→显色,所以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⑤④。在实验中,滤纸起到固定的作用,而纸芯起到毛细管的作用,将有机溶剂吸附扩散。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在计算PH=11的NaOH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以下算法为什么不对? c(H+)=   PH=-lg{c(H+)} 参考答案: 解析:因为在碱溶液中,溶质是OH-离子,而不是H+离子,因此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溶液中的溶质来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因此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混合后溶液中OH-的浓度 c(OH-)= 再由水的离子积求c(H+),最后求PH c(H+)=,PH=-lg{} 18. (6分)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16.8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若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100 g沉淀;若将燃烧后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质量增加29.6 g;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6∶1∶1。   (1)A的结构简式是          (羟基与碳碳三键不能连在同一个碳上)。 (2)写出A与足量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 mol B最多可与1 mol Br2加成。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没有顺反异构现象,则B的结构简式是                 。 参考答案:   (1)CHCCOHCH3CH3  (2)CHCCOHCH3CH3+2Br2―→CHBrBrCBrBrCOHCH3CH3  (3)CH3CH3CCCHOH 19. 缺铁性贫血是指人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导学号57260010) 问题1:已知某种硫酸盐可以用来治疗缺铁性贫血,制药厂在药片外包一层特制的糖衣,以防止它在空气中变质、失效。该药品的化学式为      。  (1)怎样证明该药品溶液中含有Fe2+?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该药片是否变质。 问题2:已知Fe2+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服用补铁剂的同时,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效果更好,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问题1:FeSO4 (1)取少量溶液放入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色再滴入H2O2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红色,若变为红色则证明药品中含有Fe2+ (2)取一小块药片,研磨,配成溶液,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红色 问题2: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避免Fe2+被氧化 解析:常见化合态铁有+2、+3价两种价态,该药要特别注意防止变质,说明是亚铁盐。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避免Fe2+被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