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承德市白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北省承德市白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氮气的电子式::        B.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溴化钠的电子式:            D. 水分子的结构式: 参考答案: D 略 2. 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发生得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参考答案: D 解:Zn、Cu、硫酸构成的原电池金属锌做负极,金属铜做正极. A、正极上放电的是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向是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从锌片流向铜片,故B错误; C、正极上放电的是氢离子,正极有氢气逸出,故C错误; D、金属铜做正极,正极上放电的是氢离子,有氢气逸出,故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Fe→FeCl2 B.CuO→Cu C.HNO3→NO D.SO3→H2SO4 参考答案: 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说明题中物质具有还原性,加入氧化剂后被氧化,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A正确; B.Cu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 D.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4. 下列4种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中,可靠性最差的是        A.观察样品外观                 B.在少量的样品中滴入几滴水 C.在饱和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     D.取少量的试样加热 参考答案: A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了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丙烷做燃料,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精神.已知1 g丙烷完成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50.40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3H8(g)+5O2(g)===3CO2(g)+4H2O(l)          ΔH=-50.405 kJ/mol B.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17.82 kJ/mol C.C3H8(g)+5O2(g)===3CO2(g)+4H2O(l)          ΔH=+50.405 kJ/mol D.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17.82 kJ/mol 参考答案: D 6. 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 、Fe2+、SO42-、Cl-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Ca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参考答案: D 略 7.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 C.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D. 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而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参考答案: C A.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A正确;B.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B正确;C.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C错误;D. 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氯气没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注意浓H2SO4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H2SO4夺取的水在原物质中以H2O分子形式存在时浓H2SO4表现吸水性,不以H2O分子形式而以H和O原子形式存在时,而浓H2SO4表现脱水性。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常用于气体的干燥剂。 8. 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 B.200mL  0.25mol/L  AlCl3溶液 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0.5mol/L  HCl溶液 参考答案: D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根据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解答:解: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2=1mol/L,故A错误; B、200mL 0.25mol/L AlCl3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 0.25mol/L×3=0.75mol/L,故B错误; C、50ml 1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故C错误; D、25ml 0.5mol/L H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质年度和离子浓度的关系分析,抓住“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9. 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物质   化学式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在水中溶解度 甲 C3H6O2 -98 57.5 0.93 易溶 乙 C4H8O2 -84 77 0.90 易溶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 A.萃取法         B.蒸发法          C.蒸馏法          D.  分液法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关于Na和Na+ 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强还原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它们都显碱性                            D.它们灼烧时都能使火焰呈现黄色 参考答案: D 略 11. 如图所示,A处通入氯气,关闭旋塞B时,C处红色布条无明显的变化,打开旋塞B时,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D中不可能是浓硫酸     B.D中可以是水     C.通入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 D.D中可以是饱和食盐水 参考答案: C 略 12. 右图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A. 4。8ml     B.3。2ml     C.3。20ml      D.4。80ml   参考答案: B 13.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分别属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是:                      (   ) A.冰水、矿泉水    B.水煤气、米醋    C.石灰石、铁矿石  D.白酒、天然气 参考答案: A 略 14. 用铁片与2mol/L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滴加NaCl溶液                  B.加热 C.换用4mol/L硫酸                  D.换用铁粉 参考答案: A 略 15.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ClNaNa2O2 B. Fe2O3 Fe FeCl2 C. FeS2 SO2 (NH4)2SO4 D. C4H10 CH2=CH2 CH3CHBr2 参考答案: A 分析:A.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钠,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B.铁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铁;C.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D.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详解:A.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钠,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所以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选项A正确;B.铁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铁而不能得到氯化亚铁,选项B错误;C.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而得不到硫酸铵,选项C错误;D.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得不到1,1-二溴乙烷,选项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的特点、反应条件,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0分)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 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0.6 mol X气体和0.6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X(g)+Y(g)===nZ(g)+2W(g), 2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得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则前2 min内,用X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2 min末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中,Z的化学计量数n=________。 (4)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A(s)+2B(g)  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A的质量不再改变 D.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参考答案: (每空1分,共10分): (1)反应产生气泡快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