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5套模拟卷)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新高考五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新高考五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都应用了比值定义法的是加速度a 吟 电 场 强 度E=K 点 电 容C 卷电流/=+导体电阻R=,磁 感 应 强 度ILA.B.C.D.【答案】D【解析】【详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无关,所以加速度“=包属于比值定义法;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电场强度后=芈不属于比值定义法;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其大r小与带电量以及两板间的电压无关,所以电容。=怖属于比值定义法;电流的大小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决定,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电流强度,电流/=幺属于比值定义法;电t阻与导线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有关,所以导体的电阻R=不属于比值定义法;磁感应强度与放入磁场中的电流元无关,所以B=,属于比值定义法;A.与分析不符,故 A 错误;B.与分析不符,故 B 错误;C.与分析不符,故 C 错误;D.与分析相符,故 D 正确。2.甲、乙两汽车在两条平行且平直的车道上行驶,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0时刻甲、乙第一次并排,贝(I()A.t=4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B.t=6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C.t=10s时刻两车第一次并排D.前 10 s 内两车间距离的最大值为12m【答案】C【解析】【详解】AB.由图像可知,在前8 s内,甲的位移xr=vt=48m乙的位移2+6x=-12m=48m2说明t=8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选项AB均错误;C.两车第二次并排后,设经过A t 时间两车第三次并排,有:1 八2v A t=vrA t-/st解得A t=2 s,两车恰好在乙速度为零时第三次并排,第三次两车并排的时刻为t=10s,选 项 C 正确;D.由图像可知,前 10s内两车在t=4s时刻两车距离最大(图像上左侧的梯形面积),2+4 x=-x6m=18m2选项D 错误。3.甲乙两车在水平地面上的同一位置同时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两车均可看做质点,甲乙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ls时甲车加速度为零B.前 4 s内两车间距一直增大C.t=4s时两车相遇D.两车在前4 s内的最大距离为5m【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V-/可知,甲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B.在 f=2 s时两车速度相等,且乙车在甲车前,2 s到 4 s由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所以两车间距离减小,故 B 错误;C.由V T 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4 s内乙车的位移为x乙=2 x 4 i n =8 m由图可知,甲车的加速度为2 ,a =m/s2=2 m/s21由于甲车前2s的位移为0,由后2s的位移1 ,%=(2 x 2 +x 2 x 2 )m =8 m故两车相遇,故 C 正确;D.在f =2 s时两车速度相等,距离最大即为Z k r =2 x 2 m =4 m故 D 错误。故选C。4.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表面光滑的静止的圆弧形小车,另有一质量与小车相等可视为质点的铁块,以速度P从小车的右端向左滑上小车,如图所示,铁块上滑至圆弧面的某一高度后返回,不计空气阻力,则铁块返回到小车的右端以后,相对于地面,将做的运动是()A.又以速度丫沿小车向左滑动 B.以与v大小相等的速度从小车右端平抛出去C.以比v小的速度从车右端平抛出去 D.自由落体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小铁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MV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1 mv 2=1 mv:2 +1 Mv,22 2 1 2 2因为M=m,所以解得q=0,v2=vo所以铁块离开车时将做自由落体运动。故 A B C 错误,D 正确。故选D。5.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的滑块以速度u与质量为M的静止滑块相碰,碰后两者粘在一起共同运动。设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A 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保持M、m 不变,v 变大,则 AE变大B.若保持M、m 不变,v 变大,则 AE变小C.若保持m、v 不变,M 变大,则 AE变小D.若保持M、v 不变,m 变大,则 AE变小【答案】A【解析】【详解】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问动量守恒,有mv=(M+mv而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A f=mv2-;(?+加)户联立以上两式可得系统损失的机械能,-Mmv2A=-2(M+ni)A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保持M、m 不变,v 变大,则 变大,故 A 正确,B 错误;C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保持m、v 不变,M 变大,或若保持M、v 不变,m 变大,则 AE变大,故CD错误。6.正在海上行驶的一艘帆船,行驶方向如图所示,海风吹来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夹角为5 3 ,升起风帆,调整风帆的角度,使海风垂直吹在帆面上,若海风吹在帆面上的风力大小为500 N,则沿船行驶方向获得的推力大小为卜in 53=0.8,cos 53=0.6)A.300NB.375 NC.400ND.450N【答案】A【解析】【详解】对垂直作用于帆面上的风力进行分解,分解成沿船行驶方向和垂直于行驶方向的力,沿行驶方向的分力F;=Feos530=3 0 0 N。A.300 N 与上述计算结果耳=300N相符,故 A 正确;B.375N 与上述计算结果4=300N不相符,故 B 错误;C.400N 与上述计算结果片=300N不相符,故 C 错误;D.450N 与上述计算结果片=300N不相符,故 D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它由状态a 经过状态b 到状态c。关于这一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理想气体的体积先增大后保持不变B.理想气体的体积一直增加C.理想气体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D.理想气体对外做功,吸收热量E.外界对理想气体做功,理想气体放出热量【答案】BCD【解析】【详解】A B.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吃一=C,由状态a 经过状态b,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态 b 到状态c,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所以体积一直增大。故 A 错误。B 正确。C.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状态a 经过状态b 到状态c,温度向增大,后不变。所以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故 C 正确。D E.状态a 经过状态b 到状态c,体积一直增大,所以理想气体对外做功。又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总体相对于初始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A U nW +Q,内能增大且对外做功,必须吸收热量。所以D 正确,E错误。8.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a=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随高度h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sin 37。=0.60,cos 37=0.1.则()A.物体的质量m=0.67 kgB.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i=0.50C.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lm/s2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k=10 J【答案】BD【解析】【详解】A.在最高点,速度为零,所以动能为零,即物体在最高点的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所以有 =纥,+0=mgh所以物体质量为Em-=gh3010 x3kg=lkgA 错误;B.在最低点时,重力势能为零,故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其动能,物体上升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摩擦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h/jmg cos 370-mgh=Atsin 37解得20 x0.6u=-1x10 x3x0.8=0.5B 正确;C.物体上升过程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故根据力的合成分解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F-mg sin a+jamg cos a=ION故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10m/s2mC 错误;D.物体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物体重力、支持力不变,故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相反,所以,上升过程和下滑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同;由 B 可知:物体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减少 量 2 0 J,故物体回到斜面底端的整个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40J;又有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支持力做功为零,所以,由动能定理可得: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50J-40J=10J,D 正确。故 选 BD9.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 A 状态经历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到C 状 态(A-C.A-B-C)且 A.C 处于同一条等温线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在A-C 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B.气体在A-C 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密集程度减小,因此压强减小C.气体在A-C 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在A-B-C 过程吸收的热量D.气体在B-C 过程中,压强减小的原因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气体在A-C 的过程中,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AC=QAC+%C,由于A、C 处于同一条等温线上TA=TC,AUA C Q,由 A 到C体积增大W“0,QACTWJ,此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A 错误;B.气体在A-C 的过程中,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 错误;C.气体在 A-B-C 过程 AUABC=QA8C+W48C,AUABC=。,QABC=|吗BC|,由 P-V 图像下方的面积代表功知|WABCI|WAC|,得到QABCQAC。C 正确;D.根据影响气体压强的微观因素,气体在B-C 过程中,体积不变,气体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降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因此压强减小,D 正确。故选CD1 0.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距为1m,其左端用导线接有两个阻值为4Q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大小为2T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2kg的导体杆MN垂直于导轨放置,已知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Q,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对杆施加水平向右、大小为20N的拉力,杆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杆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则A.M点的电势高于N点B.杆运动的最大速度是10m/sC.杆上产生的焦耳热与两电阻产生焦耳热的和相等D.当杆达到最大速度时,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20V【答案】BC【解析】【详解】A、根据右手定则可知,MN产 生 的 感 应 定 律 的 方 向 为N,则N相当于电源在正极,故M点的电势低于N点,故选项A错误;B-IvB、当杆的合力为零时,其速度达到最大值,即:F =j.img+BIL=/dmg+由于A思=(R+r=4。代入数据整理可以得到最大速度u=1 0 m/s,故选项B正确;C、由于杆上电阻 与两电阻并联阻值相等,而且并联的电流与通过杆MN的电流始终相等,则根据焦耳定律可知,杆上产生的焦耳热与两电阻产生焦耳热的和相等,故选项C正确;D、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当速度最大时,其MN感应电动势为:E=fiLv=2xlxl0V =20V,E 20“一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总电流为:/总=丁 =7 4 =54Ka 4则此时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UN M=E-I&r=20V-5x 2V=1OV,故D错误。1 1.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在竖直平面内从a点沿ab、ac方向抛出两带电小球,不考虑两带电小球间的相互作用,两小球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9C、,E ,、/、,_ 、.,_,_ _ _ _ _ _=B.*.A.沿 ab、ac方向抛出的小球都可能做直线运动B.若小球沿ac方向做直线运动,则小球带负电,可能做匀加速运动C.若小球沿ab方向做直线运动,则小球带正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