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习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严重腹泻后只补充水分不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⑤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⑥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可能低于正常值 ⑦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吸收利用血糖的速率加快。 A. 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2、媒体报告一大学生在1000米的体质检测后倒地猝死,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生乃至青少年体质的讨论。检测体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内环境成分是否维持正常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中暑是产热和散热不平衡造成体温急剧升高引起的,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关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D.长期不吃早餐,虽然通过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糖保持平衡,但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下图1是人体缩手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图2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B.图2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C.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只能由左到右 D.图1中至少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4、“柯萨奇”病毒可引起“胃肠感冒”,患者常出现呕吐和发热等症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进入胃部后引起胃体肌肉收缩属于条件反射 B.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 C.机体消灭“柯萨奇”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D.机体发热说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是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③过程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实现 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①→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若甲刺激是寒冷,则“甲刺激→乙→②→垂体→③→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若甲刺激是食物过咸,在乙处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6、下列是有关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四幅图,对相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B.图2中曲线乙可表示下丘脑被破坏后的小鼠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耗氧量 C.图3中,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c点、d点分别表示顶芽、侧芽生长素浓度 D.图4中,HIV侵入人体内,刚开始数量急剧上升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7、如图表示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可能分别是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物质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C.将一定浓度的NAA喷洒在雌蕊柱头上即可获得无子果实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8、硅藻生长过程需要硅酸盐。在相同条件下,星杆藻和针杆藻两种硅藻单独培养时的生长曲线和硅酸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独培养时,两种硅藻种群数量均没有呈现“J”形增长 B.两种硅藻种群的K值均受硅酸盐浓度影响 C.两种硅藻种群密度可通过定期取样调查获得 D.星杆藻在两种硅藻混合培养时具有竞争优势 9、外来物种薇甘菊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茎缠绕在薇甘菊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是( ) 未被侵入时期 轻微入侵时期 重度入侵时期 植物种类(种) 150 121 89 碳储量(吨/公顷) 植被 58.2 50.9 43.5 调落物 2.0 3.5 54 土壤 161.9 143.2 117.7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B.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若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要进行生态评估 C.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10、某研究小组对一个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进行调查,获得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数据并整理如表所示。研究表明,该种鱼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个体数 92 187 58 55 57 52 60 74 85 112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由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 C.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该鱼种群数量将呈“S”形增长 D.调查该鱼种群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 11、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②在食物链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 ③图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相对值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A.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26.50 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4%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 B.进化过程中物种A和物种B互为选择因素 C.物质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循环流动 D.能量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单向流动 1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缸应放在直射光照下,以保证有足够的能量来源 B.由于土壤小动物具有趋光、趋热的特点,利用诱虫器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C.在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先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再轻轻盖上盖玻片 D.“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15、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 B.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C.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往往越强 D.④中可能有微生物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突触2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化学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Gly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可能使阴离子内流,导致A处兴奋不能传至B处 B.Gly可通过相应的转运体回收进突触前膜再被利用 C.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图中没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血浆和组织液,左图a段表示静息电位,b点时膜外是正电位 17、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症肌无力患者和Graves氏病患者所患均为自身免疫病 B.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抗体和Graves氏病患者体内的抗体作用一样 C.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X激素的分泌减少,Y激素的分泌量也减少 D.Graves氏病患者的代谢速率往往比正常人高,产热量大 18、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P为猎物的种群数量,H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B.图甲中①②③④种群数量变化与图乙中abcd依次对应 C.图甲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N2和P3 D.图甲模型属于物理模型,该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19、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的比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可分别表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 B.植物枯枝落叶的量越多,则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一定越多 C.乙中土壤有机物的比例小说明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吸收有机物的能力弱 D.适度增加耕作次数会使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物的比例增大 20、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不一定有食物链d→c→b→a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下图1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图中的1、2、3、4代表细胞,a、b、c代表物质。图2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IgG、IgM)的变化情况。 (1)勤洗手、戴口罩可以阻挡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进入机体,相当于变相增强了人体的第___道防线的功能。若这是病毒第一次进入机体,图1中1、3细胞的名称分别为___,物质b在图示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 (2)结合上述两图可知,某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若体内能检测到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