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课件 【知识架构+备课精讲】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举报
资源描述
海陆的变迁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1,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2,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及主要依据。3,结合图文资料,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学习目标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呢?阅读教材37-38,思考下列问题:1、在图2.13-图2.15的实例中,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变化的?2、造成图2.13-图2.15海陆变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人类活动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解释下列海陆变迁实例产生的原因。1.在河南省登封嵩山中发现了古老海洋生物三叶虫化石2.全球气候变暖,威尼斯的海平面较之100年前已经上升了23厘米。3.永暑礁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变成了永暑岛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拼一拼大陆漂移说1910年的一天,一个叫魏格纳的年轻人,因病在床时看到墙上的世界地图。他想为何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如此相似!以前是连一起的吗?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大陆漂移说的内容阅读课本,找出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东部与非洲西部的大陆轮廓可以实现完美的“拼接”轮廓线的吻合鸵鸟不会飞,海牛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但两种动物在南美洲非洲均有分布动物分布相似南美洲和非洲两侧的地层是相似的地层的相似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依据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内容:阅读教材P41-P43,完成导学案三个小分队的任务:要求:5分钟独立完成,任选一个小分队进行小组讨论分工板块分布小分队板块运动小分队板块活跃小分队指图发言指图发言指图发言(1)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1)板块是如何运动(1)板块内部和交界处运动特点(2)哪个板块几乎全是海洋?(2)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2)火山地震是如何形成的?(3)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3)红海的面积将会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3)日本为什么地震比较多?合作探究(1)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分布板块分布小分队展示小分队展示小组展示(2)哪个板块几乎全是海洋?(3)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板块分布板块分布小分队展示小分队展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山山脉脉海海洋洋裂裂谷谷板块碰撞挤压板块张裂拉伸红海、东非大裂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小分队展示小分队展示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小分队展示小分队展示读图思考(4)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5)红海的面积将会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红海在板块处,地壳比较;在板块,地壳比较。稳定活跃交界内部板块活跃板块活跃小分队展示小分队展示通过观察,世界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有什么关系?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地处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亚欧太平洋活跃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未来的命运如何?我是预言家红海、大西洋位于板块张裂处,面积会不断扩大地中海、太平洋位于板块挤压碰撞处,面积会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达标测试1(2019武汉学业考)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的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A达标测试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根据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3.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ABCD4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A陆地多为三角形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ACC B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57题:5.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A.板块是亚欧板块B.板块是非洲板块C.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洋D.板块是南极洲板块6.下列地区地壳较为稳定的是()A.甲 B.乙C.丙D.丁7.下列板块几乎全都为海洋的是()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C达标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