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X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九上第十九章文明与家园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20192019年中考总复习年中考总复习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文明与家园文明与家园知识网络知识网络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考点37: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弘扬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点38: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考点解读考点解读守望精神家园守望精神家园1.1.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是什么?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3.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4.4.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5.5.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含义和来源。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含义和来源。(1)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来源: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6.6.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7.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8.8.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9.9.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10.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1)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11.1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3)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12.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13.13.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14.1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青少年要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2018 广东)在2018年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上,各国艺术家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古典与流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新锐等不同类型的优秀音乐作品各焕异彩、亮点纷呈,让中外观众大享视听盛宴。可见()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深刻地改变着世界C.文化交流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D.文化交流必须弘扬外来文化C C2.2018年2月22日,“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大型演出在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大型演出在泰国的成功举行()对促进中泰文化互鉴和人文交流有重要意义能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泰两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基因 有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A.B.C.D.D D3.(2018 江西)大学生张有琴骑车外出时,不慎刮擦到一辆停放的豪车,便在原地等候车主协商赔偿事宜。车主来了后,得知张有琴等了他一个多小时,当即表示不让他赔偿。他们在这件事中体现出的美德有()勤俭节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与人为善A.B.C.D.D D4.(2018 齐齐哈尔)在平昌冬奥会上,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为我国夺得首金并创造了男子500米新的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勤俭自强 B.改革创新C.爱国主义 D.团结统一C C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就是要积极弘扬()A.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念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实干精神和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念B B6.80多岁的毛师花奶奶,每天早起给山区的孩子们做早餐,坚持20多年不涨价。毛奶奶不在意是赚还是赔,只在意孩子们能否吃饱吃好。她的行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体现了友善、博爱的价值观诠释了遵纪守法的品德A BC DA A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考点52:知道我国的人口状况,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考点53:知道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了解我国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考点解读考点解读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1.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是什么?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是什么?(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3)新的特点: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2.2.我国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我国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3)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3.近年来我国的生育政策有什么新变化?近年来我国的生育政策有什么新变化?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4.4.我国的资源现状。我国的资源现状。(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5.5.我国为什么要走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我国为什么要走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1)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6.6.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是怎样的?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是怎样的?(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2)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7.7.如何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何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8.8.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9.9.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0.10.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