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理情境创设对高考的启示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复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理情境创设对高考的启示 “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继我国全面脱贫后,振兴农村的又一大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恰恰与高中地理学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巧妙融合。“乡村振兴”是地理学关注的乡村问题,因此,学生应该了解“乡村振兴”大政方针,并融入到地理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热点问题,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为乡村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出谋划策。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情境创设意义的思考 1.“乡村振兴”教育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必要性 (1)开展“乡村振兴”教育是地理学科承担的时代使命 地理学科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作用。地理学科要引导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时刻学习国家战略方针,在教学中主动渗透,教育学生关注时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积极投身到国家乡村振兴事业中。“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新时代背景下融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事热点话题,所以地理课堂是学生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主阵地。 (2)开展“乡村振兴”教育是高中地理课程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基于一定的区域认知,通过分析地理要素,形成综合思维,并提出区域发展方向,谋划产业发展途径,实现人地协调、生活富裕。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创设地理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评价产业发展的条件、发展方向,解决产业发展问题,正是学生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2.地理情境创设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选择恰当的区域,创设地理情境,设计问题链,要求学生在情境中提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开展地理实践性研究,从而能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因此,创设有效的情境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创设地理情境的必要性 创设地理情境是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开展“乡村振兴”教育的重要途径。地理情境具有时代性、真实性、区域性、发展性的特点。地理教学重在分析真实存在的地理现象,解决区域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基于不同地区的真实案例来进行分析的。以2022年全国乙卷为例,选择题4~6题就以“当雄县的产业振兴”创设了地理情境,要求学生分析乡村产业振兴的意义、途径,并分析产业振兴中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图1)。题目具体要求学生分析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收入的变化;甲公司如何进一步提高牦牛的价值;在当地寒季漫长的不利条件下,如何解决草料不足的问题。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高考地理复习策略的指导探究 笔者认为,要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创设情境,渗透“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以高考真题为研究对象,开展情境式深度学习 历年高考真题的情境都是精选的真实案例。在高考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收集近些年的高考真题,充分利用真题,提取原材料情境,指导学生展开研究。以2022年全国乙卷为例,笔者以当雄县的“乡村振兴”为情境,设计拓展问题和教学计划(如表1所示),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层层递进,开展深度学习。 2.学科融合,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式教学 “乡村振兴”战略方针融合了政治、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是国家从国情出发,结合实际,站在未来制定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规划。在高考复习中,单一从任一学科角度理解,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学生片面地认识“乡村振兴”计划,不利于地理学科“综合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全面科学地认识“乡村计划”的实施过程。因此,开展学科融合,进行“乡村振兴”项目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地理教师可以联合政治、历史学科教师,分别从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收集、精选素材,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式教学,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和意义。 3.以乡土地理实例为素材,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重视乡土地理这一重要学习素材,要带领学生实地感受各地的产业振兴计划,进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体会地理学科的实践性。 根据笔者所任教学校学生的学情,笔者认为,咸阳市可供研究的“乡村振兴”案例有很多,如礼泉县“袁家村旅游兴村的秘密”、旬邑县“西头村新农村社区发展”等,这些案例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缩影。可以以生源地分组,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课题研究。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形成研究报告,在学校范围内展示,教师总结共性与个性,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意义,学会分析具体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落实地理实践力这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效果评测及反思 笔者以2022年全国乙卷真题情境为例,展开深度学习后,学生对地理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进行效果评测时,在同一班级,笔者又选用了例2进行了评测。 由此说明学生在深度学习当雄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后,能在新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理解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利用区域优势解决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高考真题是进行地理学科角度下“乡村振兴”战略的经典材料。但结果同样显示,在第11题中,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分析具体产业活动的影响因素,在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这两个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有所欠缺。笔者认为,以乡土地理实例为素材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生活生产实践,理解农业生产问题。 由于高考复习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大量时间去实践,很难大规模展开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因此笔者建议高一、高二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就可以逐步渗透“乡村振兴”战略,学生在完成高一的学习任务之后,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利用暑假开展课题研究,可以为高三的复习做好准备,同时为核心素养的渗透奠定基础。 总之,在高考地理复习备考中,教师要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始终牢记地理学科承担的学科使命,在教学中积极契合国家大政方针,积累情境素材,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培养深度区域认知这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逻辑严密的综合思维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