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实用25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实用25篇 心理安康教育论文第1篇 [提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安康成长。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安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安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安康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安康的教育。心理安康已成为安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安康和身体安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心理安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全面身心并重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安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安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安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奉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安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我们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安康。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展心理的自我保护更是十分重要。 幼儿园必须将心理安康教育摆在首位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参加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安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安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时机,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安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的好,可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安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安康发展。 爱是幼儿心理安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教师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教师忽略的幼儿则经常自暴自弃,形成一种自卑感反社会的心理。比方,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太少所致。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孩子美或丑,也无论聪明或愚钝,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用我们的爱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感、信任感,让我们怀着一颗爱心走近幼儿,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多给幼儿一些关心与微笑,分享他们心中的快乐,分担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与不安。同时教师对幼儿的爱需要贯穿于各类活动的始终,切忌忽冷忽热、喜怒无常,让我们以自己的爱和真诚鼓励幼儿学习爱和真诚,用爱心呵护幼儿身心安康成长。 幼儿良好的心理,也可使幼儿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心理观念得以纠正。幼儿心理呈现出的各种不良预兆,教师要及时纠正,积极防治。如“问题家庭”的孩子,心灵上都受到过创伤,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群、胆怯、多疑等消极心理特征。因此,对这一类幼儿要多施爱,从而有效地防治此类幼儿的心理扭曲。又如,身体发育畸形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儿。此类幼儿往往自卑、敏感、多疑,若我们不注意、不关心他们,就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迹而变得仇视社会,淡漠人生。因此,对这一类幼儿千万不能取笑、不能嘲讽。同时,对这类小孩子比较好的方法是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特长,如乐器、画画、书法等等,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成绩,这样他们因有了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而会逐渐产生优越感,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因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日渐开朗,从而形成一种积极正常的心态。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安康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根底的环境。完善的家庭构造,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 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安康发展。目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资,而不重视对孩子开展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的家长甚至教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还他两下。”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在幼儿园表现很好的孩子,到了家里却对父母、长辈发脾气,蛮不讲理。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安康问题,可以通过看书、学习、与幼儿老师沟通、听关于幼儿教育的讲座等,让自己了解幼儿的心理常识,掌握幼儿安康心理教育的方法、途径,以便采取有利的措施,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心理安康的工作,真正到达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同步开展,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安康成长。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安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参考文献: 1.刘维良.心理安康教育从娃娃抓起(M).华文出版社.20**.49页. 2.冯丽静.孩子的心理安康教育(M).广东幼儿教育出版社.20**.25页. 3.杨凤池.让家庭成为孩子安康成长的乐园(M).***新胡同出版社.20**.137页. 心理安康教育论文第2篇 一、当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安康标准,结合小学生心理安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安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乐于学习、工作; ⑵情绪乐观、稳定; ⑶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⑷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⑸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⑹智力正常; ⑺人格完整; ⑻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根据这个标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有关资料,本人发现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合作精神。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在家中都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致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形成,“一切为我”,从而持有过度的“自尊感”。但同时他们也承载着父母更多的期望,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与之相应的就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缺乏和同伴的交流。 2、关心品质下降,缺乏感恩精神和责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小学生不懂得感激,认为父母、教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根本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和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3、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造成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一些小学生,虚荣心强,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 4、自卑。部分小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原因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低人一等,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⑴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略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等。家长的期望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小学生相关论文例文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⑵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⑶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成年人不安康的行为,不安康的书刊和影视作品对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 三、小学生心理安康教育对策思考 1、做好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教师必须从自身心理安康做起。教师的工作是雕塑学生心灵的工作。雕塑师的心理是否安康直接影响着孩子,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作用,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安康的心理,努力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良好的心态下开展工作,从而对学生心理产生最正确的影响。情感丰富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安康。 2、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安康心理的根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开展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所以课堂上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气氛,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 3、注意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小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项重要的使命,必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加强学生心理安康的教育,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底,就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等特点。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少年儿童拥有一个安康的心理素质,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良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总之,在小学生心理安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以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安康的环境为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个别指导,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据心理安康教育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心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训练活动和课内外文体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心理安康教育论文第3篇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学生所面对的种种压力越来越多,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安康问题日渐突出,有的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据有关统计,近年来我国有多达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在休学退学的总人数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因心理疾病无法正常学习。一些大学生无法正确地认识社会,被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所侵蚀,他们畸形的价值观使得自身沾染上不良风气,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受到他人的排斥;还有些大学生没有人生规划和生活目标,加之自控能力差,容易产生诸如沉迷网络等依赖病症,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安康教育。 1、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安康教育的可行性 1.1国家政策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安康教育的价值肯定 “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高校教育提出了要求:在体育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