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4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4篇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的〗 1、学会课文中的18个生字,并会组词和应用。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结合实际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述故事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听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 三、新授 1、揭露题目《亡羊补牢》,解释“亡、牢”含义。 2、解释: 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文学作品。 词语: 羊圈街访窟窿后悔授受 多音字: 圈 四、学习生字 横向记。如:我们学过哪些“穴”字部首的字再学习“窟窿”。 五、讨论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要抓住“后悔”“承受”这两个词,引导学生讨论。想想从“后悔”一词你了解到什么?从“承受”一词你明白了什么?从而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承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六、作业 1、朗读课文,把文中的几层意思读出来。 2、生字、组词。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词语的意思。积累句子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4、使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成语的寓意。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矛盾是什么意思”、“那个盗铃人的想法错在哪里”等问题来体会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露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还记得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吗? 2、板书课题,齐读24寓言二则 3、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常常通过一个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自学生字,练习读《自相矛盾》 1、自己读读课文,要求:字字音准,文通句顺 2、自学 3、小组交流检查 4、检查 (1)读词语:矛盾锐利戳穿夸口牢固自相矛盾哑口无言 (2)理解词义 (3)交流读文 三、理解寓意,熟读课文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矛”和“盾”是指什么?矛盾又是什么意思? 2、找找有关句子读读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4、再读课文 四、用上述方法来学《掩耳盗铃》 1、读词语:铃铛掩耳盗铃(掩耳盗铃中“掩耳”是什么意思?“盗铃”呢?) 2、读文,找出那个偷铃时是怎么想的?结果呢? 3、你觉得这个想法错在哪儿? 4、揭露寓意: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 5、读这则寓言 五、扩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介绍《伊索寓言》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复述两则寓言故事。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学会写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的最后谁得了冠军?它为什么能得冠军呢?如果它们再举行一次比赛,你会想什么方法使小白兔反败为胜呢? 2、揭题并板书 二、学习《知了学飞》。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 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名分段读这则寓言。 说说知了是怎样学飞的。 照样子写词语: 爬来爬去东张西望 用以上两个词语仿说一句话。 3、这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寓言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 4、小组讨论:《知了学飞》的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班级汇报交流。 三、学习《蜗牛和蚯蚓》 教法同上。 在学习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蜗牛和蚯蚓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来分析它们的形象,从而悟出道理。 四、再读这两则寓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像蜗牛一样,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能像知了一样,空有理想,而不能脚踏实地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只能是一事无成;更不能像蚯蚓那样,满足于现状,害怕辛苦,那样是永远不能改变生活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整体导入 这两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指导朗读。 《知了学飞》中,知了“东张西望”、“爬来爬去”的神态和动作要重读,两次出现的“知了!知了!”在读时可适当夸张,以突出知了的自满和不耐烦。 三、选自己喜欢的一则寓言开展复述,可加上自己的想像和动作。 小组练习复述。 推选复述优秀者开展表演复述。 四、识字写字。 认识的6个生字,通过组词的方式练习识记。 写字。 注意“嚷”的书写指导和“翅”的读音矫正(读chì不读cì) 五、拓展: 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等书。开一次寓言故事会。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第4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入题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则寓言叫做《刻舟求剑》,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能说说! 2、这位刻舟求剑的人在上岸后能不能找到他丢失的剑?这个故事讽刺了 3、像这样用一个短小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是讽刺一些人,说是寓言。 4、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第九课《寓言两则》 二、题意 1、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则是讲道理。 2、则的意思是?(篇) 3、这两则寓言又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或是讽刺了哪种人。先来研究第一篇,跟着我一起写课题──亡羊补牢。 三、初读课文 1、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故事讲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讲课文,了解故事。 2、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3、听了同学讲的故事,课题中的亡是什么意思?能从课中文找出一个词来解释牢吗? 4、牢的愿意是指关性口的圈,而课文中指的是羊圈! 5、了解了课意,再去读课文,用一句话完整的句来概括课题的意思。 四、精读课文 1、亡羊就是丢失了羊,故事中,这位养羊人,共丢了几头羊,都是怎么丢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⑴这羊少的原因是什么? ⑵窟窿:注意窿读轻声;记字写字;理解字义──洞。 ⑶因为__________所以养羊的人少了一只羊。 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⑴这回丢的原因是什么? ⑵依然是那个窟窿惹的祸。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 2、街坊也像你们一样的热心,当他在第一次丢羊的时候,就在劝他了,找出来读读。 3、对着街坊(解释:邻居)的好言相劝,养羊人却是那么地怎样?(说出他的不在意,无所谓) 4、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心情大不一样,他非常地──后悔!此时,他又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5、是啊,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用你的话来说说看吧。 6、以后,羊圈里的羊再也不丢了! 五、体会寓意 1、试想,当然劝过他的街坊正在好路过这儿,他会说些什么? 2、丢了两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话,后果会? 3、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的错误,只要(),就()。 4、所以在亡羊补牢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未为迟也(为时不晚)。 5、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一定也有类似的现象,联系生活的实际,四人一小组说说看。(环境污染、防眼近视) 六、认读生字 1、本文还有几个需要识字的生字: 寓、街坊、窟窿 2、书写提醒。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第一次第二次 丢丢 不补赶快堵 又少再没丢 未为迟也 第二课时 南辕北辙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寓言《亡羊补牢》的寓意,知道只要(),就()。 2、本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另一则寓言,板书:南辕北辙 3、有知道这个故事的吗?来说说看(师适量补充) 二、了解故事 1、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2、这位要去楚国去的人,能到到他的目的地吗? 3、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呢?(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三、精读故事 1、楚国在南边,这个人却要往北走,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他的朋友也在苦苦地相劝。找出他与朋友的对话,同学一起来读读。 2、分角色读。点评(读出了朋友的不解、诚恳,读出了他的固执) 3、用上虽然但这个名式来解释一下,这个人到不了楚国的原因。 (虽然他的马跑得很快,但离楚国越来越远) 4、朋友一连串的问题也没有让这位固执的人方向,只能看着他越走越远,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5、看着越走越远的车夫,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魏策四》,是发生在战国后期的一个故事。想听听吗?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 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