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2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前冲刺模拟试卷 A A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9090 题)题)1、1979 年 4 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在此思想下重要措施是()A.推行包产到户 B.实行按劳分配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建立经济特区【答案】D 2、“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答案】C 3、晁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汉文帝采取的措施是()。A.B.C.D.【答案】C 4、1960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答案】B 5、1902 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答案】A 6、17 世纪中叶,成为欧洲主要金银市场、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是()。A.里斯本 B.伦敦 C.马德里 D.阿姆斯特丹【答案】D 7、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A.B.C.D.【答案】B 8、据史料统计,18721890 年间,进口棉纱的价格下降了 14 以上,如以 1872 年的进口棉纱价格为基数,1886 年进口棉纱的价格仅为它的 669。这一变化引起的直接后果是()。A.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B.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答案】C 9、关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 10、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文中“习俗”指的是()。A.郡国并行 B.门阀政治 C.地方割据 D.内阁专权【答案】B 11、某国际文件写道:“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该文件是()。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德黑兰宣言 D.波茨坦公告【答案】D 12、南宋梦粱录载:“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杭州商业繁盛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城镇人口激增 D.市民阶层的壮大【答案】B 13、1925 年 10 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攻城先锋队”攻克惠州,促进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下列各项与之相关的是()。A.黄埔军校校军东征 B.国民革命军东征 C.国民革命军北伐 D.工农红军西征【答案】B 14、“乙未,中日战罢,公车数上书言事,声誉巍然冠其曹,且赞其师立保国会,后又与同志共于上海经营时务报。”材料中的“其”指的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答案】B 15、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民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答案】A 16、有学者认为,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后两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而第一次指的是()。A.禁烟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答案】C 17、1917 年初,新青年载文:“一日,须言之有物。二日,不摹仿古人。三日,须讲求文法。四日,不作无病 之呻吟。五日,务去滥调套语。六日,不用典。七日,不讲对仗。八日,不避俗字俗语。”这篇文章的题目是()。A.文学改良刍议 B.敬告青年 C.庶民的胜利 D.文学革命论【答案】A 18、1937 年 11 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答案】A 19、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A.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纪要 B.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C.毛泽东发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通过二月提纲【答案】B 20、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的工作包括()。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大量厂矿企业搬迁至内地 C.主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 D.呼吁“国联”调停【答案】B 21、20 世纪 70 年代末,广东省委要求中央给予当地一定的权力,以便借助华侨众多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发展经济,中央同意给予政策支持。这一政策直接推动了()。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C.国有企业市场化的开始 D.外向型经济特区的兴办【答案】D 22、恩格斯以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答案】D 23、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答案】C 24、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这项特权指的是()。A.领事裁判权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开矿筑路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答案】D 25、“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答案】C 26、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下列使战胜国感到最不满意的是()。A.中国赔款数量太少 B.“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C.鸦片贸易未合法化 D.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答案】D 27、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19 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买办队伍逐渐发展起来。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主要背景是()。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B.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答案】A 28、1917 年 4 月,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大为激怒。”威尔逊所说的“手段”指的是()。A.闪电战 B.无限制潜艇战 C.海空一体战 D.大规模消耗战【答案】B 2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答案】B 30、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缫(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C 31、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答案】C 32、1787 年,华盛顿在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指的是()。A.建立开明君主制 B.改革联邦政体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改变邦联体制【答案】D 33、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欧洲之所以能在中国之上,不是政治哲学,完全是物质文明,但由于中国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新文化势力横行中国,甚至有的人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这表明孙中山()。A.主张践行中体西用的思想 B.能批判性地吸收西方思想 C.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D.思想保守反对新文化运动【答案】B 34、教师在编制历史高中试题时,要关注难度与区分度。为保证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度应控制的区间为(?)。A.0.10.2 B.0.20.4 C.0.40.6 D.0.70.9【答案】C 35、公元前 5 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一条款体现的是()。A.维护私有财产 B.限制贵族权力 C.维护平民利益 D.扩大统治基础【答案】A 36、下列关于全球化进程表述,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之初,世界各地有了广泛的交流 B.国际联盟成立后,世界和平得到有效保障 C.随着世界市场形成,不同地区联系日益紧密 D.随着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全球化进程中断【答案】C 37、“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和明太祖实录中的“光武”“开元”“太祖”依次分别是()。A.尊号谥号庙号 B.谥号庙号年号 C.庙号尊号年号 D.谥号年号庙号【答案】D 38、有学者认为:“16 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文中的“它”指的是()。A.白银 B.香料 C.瓷器 D.呢绒【答案】A 39、美国史学家史景迁曾这样描述:“蒸汽轮船在长江上穿梭,上海的外滩新式大银行一线排开,军事学堂用源源印刷的西方战术和科学教材训练年轻的军官,奏折通过电报闪电般地从各省传到军机处。”他描述的境况的时期是()。A.19 世纪 40 年代 B.19 世纪 60 年代 C.19 世纪 70 年代 D.19 世纪 90 年代【答案】D 40、有学者认为,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后两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而第一次指的是()。A.禁烟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答案】C 41、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 C.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 D.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答案】A 42、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农村人口的人均乡村社会商品零售额,1950 年为217 元,到 1952 年提高到 307 元,平均每年递增 189。这说明()。A.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B.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 C.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升 D.城乡交流已经初见成效【答案】A 43、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 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答案】A 44、下列教学方法中,适于讲授历史上重要条约的是()。A.B.C.D.【答案】A 45、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农村人口的人均乡村社会商品零售额,1950 年为 21.7元,到 1952 年提高到 307 元,平均每年递增 l89。这说明()。A.城乡交流已经初见成效 B.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 C.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升 D.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答案】D 46、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