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省“十四五”低碳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征

姜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1.21KB
约53页
文档ID:341624145

附件山西省“十四五”低碳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山西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12月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发展现状 2第一节 产业概况 2第二节 主要问题 3第三节 面临的机遇 4第二章 总体要求 6第一节 指导思想 6第二节 基本原则 6第三节 主要目标 7第三章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促进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10第一节 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 10第二节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11第三节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12第四章 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做强环保装备制造产业 15第一节 重点发展环境污染防治装备制造业 15第二节 加快发展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制造业 17第三节 不断发展环保药剂与材料制造业 18第五章 拓展综合利用途径 做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0第一节 推进工业固废多途径利用 20第二节 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 21第三节 推进农业与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22第四节 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23第六章 提高生态修复能力 做优生态保护修复产业 25第一节 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水平 25第二节 加快发展生态修复产业 26第三节 推动“生态修复+”产业融合发展 27第七章 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做新低碳环保服务产业 29第一节 创新发展低碳环保服务 29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服务 30第三节 深化环境保护监测服务 31第四节 完善低碳环保咨询评估服务 32第八章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34第一节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34第二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5第三节 加快产业自主创新 37第四节 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38第五节 推进产业数字智能化 39第九章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41第一节 激发市场需求 41第二节 规范市场环境 42第三节 创新治理模式 43第四节 加强人才支撑 44第五节 强化政策扶持 46第十章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强力保障规划实施 48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48第二节 完善推进机制 48第三节 注重规划引领 48第四节 加强宣传引导 49III前 言低碳环保产业是指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生态环境产品与服务,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高效利用、减污降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的产业,主要包括低碳产业、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低碳环保服务等,涉及水处理、大气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土壤修复、绿色低碳等多个细分领域,产业链长、市场需求大、社会影响较广。

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是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践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助力器,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客观要求为发展壮大我省低碳环保产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以“政府引导、联动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共赢”为原则,提出我省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有利于培育我省低碳环保产业市场主体,壮大低碳环保产业规模,推动低碳环保产业健康发展《规划》以202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1第一章 发展现状第一节 产业概况产业规模不断提升近年来,山西省环保产业呈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全省环保产业增长8.5%,新产品中,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增长22.8%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省环保产业仍有超80%的企业实现盈利,其中营业利润在千万以上的企业由2018年的14.1%上升至2020年的20.4%,提高了6.3个百分点,2020年营业利润率达8.42%,比上年增长5.11个百分点,成为产业转型新蓝海产业聚集初具形态山西省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实现了部分环保企业的集中布局、资源循环利用,环保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全省环保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原和晋中两市,占比分别为59%和11%全省已建成朔州市、长治市和晋城市三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形成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建材、粉煤灰制新型建材等固废利用产业集群太原市、晋中市、忻州市等市已初步形成环保装备研制基地,实现了技术、信息互通互享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通过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联合、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全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模式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截止2020年,全省39.81%的环保企业在内部设置了研发中心,61.17%的环保企业与科研机构有研发合作,并取得了多项环保技术专利,部分环保技术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保障支撑不断提升制定出台《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关于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意见》等,全面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环境监测市场化服务,促进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引导“链主”企业健康发展成立低碳环保产业集团,成为促进低碳生态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具体实践强化科技支撑,将生态环境作为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点支持领域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资金保障第二节 主要问题产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全省低碳环保产业规模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产值高于5亿元的龙头企业占比不到3%,且无百亿级的大型上市环保企业,无法对低碳环保产业链形成较强拉动作用,上下游企业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与周边地区竞争优势不明显产学研转化能力不足我省低碳环保领域技术交易、转移和扩散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偏弱,省内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研发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科技人员创新转化动力不足,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市场秩序不规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服务业等领域恶性竞争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区地方保护现象严重,市场竞争不充分,部分落后低效技术装备对中高端产品形成市场挤压,合同环境服务、环境第三方治理、特许经营等专业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产业政策机制不完善我省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固,省级层面尚未形成系统性促进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且针对低碳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缺少技术咨询、人才管理、金融服务等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团队第三节 面临的机遇国内宏观环境有利于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施“两步走”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期,减污降碳、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向纵深推进,将有效带动低碳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我省经济社会转型为低碳环保产业提供新动能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乘势而上全面开启美丽山西建设的关键时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部城市群、太忻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给低碳环保产业提出了新任务和更高要求,也为低碳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将带动低碳环保产业全面升级科技创新推动低碳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演进迭代的速度前所未有,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用,将使科技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绿色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引领作用重污染天气成因定量化和精准预报、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控预警、河湖生态修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必将带动低碳环保产业理念创新、科技和制度创新,为低碳环保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9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低碳产业、环保设备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低碳环保服务等重点领域,坚持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导向,以政策扶持和要素供应为保障,引导产业集聚,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创新水平,加快形成链条完备、布局合理的低碳环保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我省低碳环保产业的快速、优质、创新发展,为我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市场主体,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低碳环保产业;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撑,规范市场秩序,为低碳环保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突出重点,联动发展对照低碳环保产业细分领域,确定我省发展重点,以重点工程和基地园区建设为着力点,培育龙头企业,选择基础条件好、技术水平优、发展潜力大、上下游关联度高的细分领域重点错位发展,实现低碳环保产业联动发展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引领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低碳产业、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低碳环保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着力形成我省低碳环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特色发展,服务转型以服务我省环境治理需求为基础,坚持分类施策、特色发展,巩固优势、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先进环保装备制造,积极推进环境服务创新,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加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高生态治理和修复水平通过发展壮大低碳环保产业,实现低碳环保技术、装备、人才、项目集聚,服务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第三节 主要目标到2025年:低碳环保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推广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产品,建立一批低碳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低碳环保服务企业,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省低碳环保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以龙头引领、集聚发展、创新驱动为核心特征的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产业发展综合保障体系更加完备,产业支撑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25年,低碳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建成10个以上规模效益显著、专业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特色环保产业基地,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环保企业达到5家,超过20亿元的环保企业达到20家——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全省低碳环保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依托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低碳环保产业园,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竞争力强的低碳环保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产品开发—服务提供全链条体系——龙头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集中培育1-2个引领型生态环保集团,牵引示范带动全省低碳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碳环保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协作引导、产品辐射、技术示范等方面的核心带动引领作用。

——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鲜明,有较强能力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的低碳环保企业,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搭建区域低碳环保技术与产业对接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渥到2025年,全省有利于低碳环保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支持创新、市场、开放、人才等关键环节的政策体系基本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更加完善,投融资渠道更加多元,低碳环保产业市场基本规范,形成资源汇聚、高效规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