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版参考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版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答案】: C 2、“儿童中心主义”违背了(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答案】: D 3、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教育规律 B.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C.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 D.分析教育现象 【答案】: A 4、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 ) 年。 A.1951 B.1957 C.1945 D.1949 【答案】: B 5、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 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情绪型 D.情绪型和人格型 【答案】: B 6、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基本主张不包括( ) A.经验论 B.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 C.课堂为中心的课本论 D.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答案】: C 7、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黄炎培 B.蔡元培 C.杜威 D.陶行知 【答案】: D 8、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 【答案】: D 9、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A.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B.有意义学习 C.形成新的完形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答案】: C 10、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齡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A 11、我国古代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它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B 12、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A.演说家 B.智者 C.军人和武士 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答案】: C 13、《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参观法 D.练习法 【答案】: B 14、儿童心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灵活性   D.差异性 【答案】: A 15、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生解决困难和复杂的任务时,哪种动机水平最有利? ( ) A.中等偏下水平 B.中等水平 C.中等偏上水平 D.高水平 【答案】: A 16、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初中三年级 D.高中一年级 【答案】: B 17、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另一方面利用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教学评价,这属于()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 B 18、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属于(  )。 A.组织策略 B.监视策略 C.调节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 C 19、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 )。 A.正强化 B.替代强化 C.负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 C 20、“雪地中难辨兔”是由( )引起的。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新奇 C.刺激的对比 D.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答案】: C 21、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 A.建设的目标 B.实现目标的途径 C.具体方法 D.工作程序 【答案】: A 22、古希腊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是理性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目的、理性和价值,就在于使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这属于()的观点。 A.外在目的论 B.内在目的论 C.个人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答案】: C 2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构成。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经验和方法 D.认知策略 【答案】: B 24、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 A.驾驶汽车 B.洗衣服 C.解两步应用题 D.拉小提琴 【答案】: C 25、比较准确地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的是()。 A.开而弗达 B.各因其材 C.及时而教 D.学不躐等 【答案】: A 26、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制定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分别是()。 A.社会发展、学科特征和受教育者 B.经济发展、学科特征和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社会发展、学科特征和教育者 【答案】: A 27、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答案】: C 28、2012年单项选择: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群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答案】: B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践锻炼法 【答案】: C 30、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的缺点是( )。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答案】: D 31、(2021年上半年真题)晓东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其父母承诺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就奖励一部华为手机。于是他学习更加努力。晓东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外部动机 B.近景、内部动机 C.远景、外部动机 D.远景、内部动机 【答案】: A 32、小杰在阅读《阿Q正传》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阿Q的人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A.创造想象 B.幻想 C.无意想象 D.再造想象 【答案】: D 33、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答案】: B 34、强迫行为是指当事人反复去做自己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答案】: D 35、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焦虑。 A.学习 B.行为 C.考试 D.适应 【答案】: C 36、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 A.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 B.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C.揭示教育规律 D.分析教育现象 【答案】: C 37、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答案】: A 38、( ) 是指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或个人都进行调查。 A.重点调查 B.全面调查 C.个案调查 D.抽样调查 【答案】: B 39、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拿一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 B 40、(2021年上半年真题)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增强学生体质 B.传授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C.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D.为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答案】: A 41、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D 42、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种理论属于 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主观决定论 【答案】: C 43、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答案】: A 44、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答案】: C 4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答案】: B 46、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的课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答案】: A 47、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A.个人压力 B.生活压力 C.工作压力 D.社会压力 【答案】: C 48、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是( )。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答案】: C 49、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 ) A.教育的文化功能 B.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C.教育的本质属性 D.教育的社会属性 【答案】: B 50、针对网络成瘾,当事人本身可使用的治疗方法是( ) A.行为疗法 B.肯定性训练 C.系统脱敏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答案】: A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 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