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完整题库及答案(真题汇编)

举报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完整题库及答案(真题汇编)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干细胞培养中常将50个或大于50个的细胞团称为 A.集落 B.微丛 C.小丛 D.大丛 E.集团 【答案】: A 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正常参考值为 A.140~174分 B.30~130分 C.105~139分 D.71~104分 E.7~51分 【答案】: B 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是 A.血栓收缩蛋白 B.ADP、血栓烷A C.α D.GPⅡb或GPⅠa E.蛋白C.血栓调节蛋白、活化蛋白C抑制物 【答案】: C 4、《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体现了下列哪项教学原则?( ) A.启发式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 A 5、MTT比色法用于判断淋巴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是 A.刺激指数(SI) B.着色细胞数 C.每分钟脉冲数 D.着色细胞数与所计数的总细胞数之比 E.试验孔OD值 【答案】: A 6、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下列哪一项与此不符( )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再障 C.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 E.以上都符合 【答案】: B 7、下列哪种疾病做PAS染色时红系呈阳性反应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红白血病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答案】: C 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的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下列内容不属于必修4的是( ) A.算法初步 B.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C.平面上的向量 D.三角恒等变换 【答案】: A 9、《九章算数注》的作者是( )。 A.刘徽 B.秦九韶 C.杨辉 D.赵爽 【答案】: A 10、下列选项中,运算结果-定是无理数的是( )。 A.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 B.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差 C.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 D.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差 【答案】: A 11、皮内注射DNP引起的DTH反应明显降低是因为( ) A.接受抗组胺的治疗 B.接受大量X线照射 C.接受抗中性粒细胞血清治疗 D.脾脏切除 E.补体水平下降 【答案】: B 12、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下列哪一项与此不符( )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再障 C.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 E.以上都符合 【答案】: B 13、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I—Ⅵ卷)的我国数学家是()。 A.徐光启 B.刘徽 C.祖冲之 D.杨辉 【答案】: A 14、下列选项中,( )属于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社会发展因素。 A.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意义 B.从教育的角度对数学所形成的价值认识 C.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环境背景 D.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与素养等 【答案】: D 15、T细胞阳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 A.选择出对自身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 B.选择掉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 C.实现自身免疫耐受 D.实现对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 E.实现TCR功能性成熟 【答案】: D 16、下列数学成就是中国著名数学成就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17、定量检测病人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常用的方法是( ) A.间接血凝试验 B.双向琼脂扩散 C.单向琼脂扩散 D.外斐试验 E.ELISA 【答案】: C 18、临床有出血症状且APTT延长和PT正常可见于 A.痔疮 B.FⅦ缺乏症 C.血友病 D.FⅩⅢ缺乏症 E.DIC 【答案】: C 19、下列哪项不是B细胞的免疫标志 A.CD10 B.CD19 C.CD64 D.HLA-DR E.CD22 【答案】: C 20、下列函数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是( )。 A.一次函数 B.二次函数 C.指数函数 D.反比例函数 【答案】: C 21、反复的化脓性感染伴有慢性化脓性肉芽肿形成的是 A.选择性IgA缺陷病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C.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D.慢性肉芽肿病 E.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答案】: D 22、典型的T细胞缺陷型疾病半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是 A.选择性IgA缺陷病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C.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D.慢性肉芽肿病 E.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答案】: B 23、某中学高一年级560人,高二年级540人,高三年级520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81的样本,则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是() A.28、27、26 B.28、26、24 C.26、27、28 D.27、26、25 【答案】: A 24、重症肌无力的自身抗原是 A.甲状腺球蛋白 B.乙酰胆碱受体 C.红细胞 D.甲状腺细胞表面TSH受体 E.肾上腺皮质细胞 【答案】: B 25、世界上讲述方程最早的著作是( )。 A.中国的《九章算术》 B.阿拉伯花拉子米的《代数学》 C.卡尔丹的《大法》 D.牛顿的《普遍算术》 【答案】: A 26、荧光着色主要在核仁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着色的是 A.均质型 B.斑点型 C.核膜型 D.核仁型 E.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D 27、关于PT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T测定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B.口服避孕药可使PT延长 C.PT测定时0.109mol/L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比例是1:9 D.PT的参考值为11~14秒,超过正常3秒为异常 E.肝脏疾病及维生素K缺乏症时PT延长 【答案】: B 28、B细胞成为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由于 A.分泌大量IL-2的能力 B.表达MHC-Ⅱ类抗原 C.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 D.在肠道淋巴样组织中大量存在 E.吞噬能力 【答案】: B 29、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不存在的是 A.因子Ⅲ B.因子Ⅴ C.因子Ⅰ D.因子Ⅹ E.因子Ⅸ 【答案】: A 30、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免疫浊度分析的必备试剂不包括 A.多抗血清(R型) B.高分子物质增浊剂 C.20%聚乙二醇 D.浑浊样品澄清剂 E.校正品 【答案】: C 31、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多采用 A.凝固法 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C.免疫学法 D.发色底物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D 32、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是 A.组胺 B.花粉 C.Rh血型抗原 D.自身变性的IgG E.油漆 【答案】: B 33、患者,男,51岁。尿频、尿痛间断发作2年,下腹隐痛、肛门坠胀1年。查体:肛门指诊双侧前列腺明显增大、压痛、质偏硬,中央沟变浅,肛门括约肌无松弛。前列腺液生化检查锌含量为1.76mmol/L,B超显示前列腺增大。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前列腺炎 B.慢性前列腺炎 C.前列腺癌 D.良性前列腺增生 E.前列腺结核 【答案】: B 34、关于心肌梗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常见的动脉血栓性栓塞性疾病 B.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检验指标增高 C.生化酶学和血栓止血检测是诊断的金指标 D.较有价值的观察指标是分子标志物检测 E.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增强 【答案】: C 35、适应性免疫应答 A.具有特异性 B.时相是在感染后数分钟至96h C.吞噬细胞是主要效应细胞 D.可遗传 E.先天获得 【答案】: A 36、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37、导致Ⅰ型超敏反应皮试试验出现假阴性的原因,错误的是 A.受试者正使用抗排斥药 B.患者皮肤反应较低 C.受试者正使用抗组胺类药或激素类药 D.注射部位过深或注射量太少 E.变应原抗原性丧失或浓度过低 【答案】: A 3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不包括() A.数据分析 B.直观想象 C.数学抽象 D.合情推理 【答案】: D 39、最早使用“函数”(function)这一术语的数学家是( )。 A.约翰·贝努利 B.莱布尼茨 C.雅各布·贝努利 D.欧拉 【答案】: B 40、数学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危机,触发第三次危机的事件是(  )。 A.无理数的发现 B.微积分的创立 C.罗素悖论 D.数学命题的机器证明 【答案】: C 41、成熟红细胞的异常形态与疾病的关系,下列哪项不正确( ) A.点彩红细胞提示铅中毒 B.棘形红细胞提示β脂蛋白缺乏症 C.半月形红细胞提示疟疾 D.镰形红细胞提示HbF增高 E.红细胞缗钱状形成提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答案】: D 42、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 )。 A.标准 B.认知规律 C.基本保证 D.内涵 【答案】: C 43、关于APTT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 B.受检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秒以上才有病理意义 C.APTT测定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D.在中、轻度FⅧ、FⅨ、FⅪ缺乏时,APTT可正常 E.在DIC早期APTT缩短 【答案】: C 44、新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目标分为()。 A.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 B.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C.学段目标和过程性目标 D.总体目标和结果性目标 【答案】: B 45、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 A.纤维蛋白收缩 B.PF3的作用 C.红细胞的叠连 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GPⅠA/ⅡA复合物 【答案】: D 46、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C 47、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不存在的是 A.因子Ⅲ B.因子Ⅴ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