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综合知识高频考点试题(带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下载须知:本试题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 1、单选题人民法院在审查民事起诉时,发现当事人起诉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_____。 A: 通知当事人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予受理 B: 裁定不予受理 C: 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D: 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裁定驳回起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C。解析:《民诉法解释》第153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单选题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由于对教育的高度重视,2007到2010年教育支出逐年大幅增长 B: 2007至2010年预算外资金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逐年小幅递减 C: 2007至2010年预算外资金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偏低 D: 相比预算外资金其他项目支出,2010年交通运输支出比上年跌幅最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看出,2007年到2010年教育支出的增幅不大,A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应选 择入。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单选题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发展趋势是_____。 A: 必然性 B: 可能性 C: 现实性 D: 偶然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 D解析: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相关知识点: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单选题这份公文的文种应当是_____。 A: 决定 B: 通报 C: 意见 D: 通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答案解释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据此可知,这份公文的文种应当是通知,故D项正确。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多选题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包括_____。 A: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央委员会 C: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D: 中央军事委员会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解析]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等。本题选ABCD。 第5题所属考点-《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6、多选题下列说法符合工作报告写作要求的是_____。 A: 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B: 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C: 报告内容应有新意 D: 点面结合,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答案】ABCD。解析:工作报告在写作时,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 列数字;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报告内容应有新意;点面结合,实事求是。本题四个选项均符合工作报告的写作要 求。故本题答案选ABCD。 第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多选题下列有关依法执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 A: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B: —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受到追究 C: 有法可依是依法执政的前提 D: 依法执政实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参考答案: CD 本题解释:【答案】CD。解析:我国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党组织。A项错误。B项错误,首先宪法并 不直接规定违法行为的责任。其次,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是可以免责的。因此并不是说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 行为都必受到追究。故本题答案选CD。 第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单选题下列有关科技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 A: 用装可乐、雪碧等饮料的塑料瓶来贮存食油,浸泡药酒等,可以防止食油和药酒发生氧化,有益于人体健康 B: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英文缩写,可以装在汽车上,与计算机地图联合使用,为驾驶者提供导航服务 C: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石墨晶体在被加热时会在某些方向膨胀,而在另一些方向会收缩 D: 电子表比机械快摆手表的振荡频率高了近1万倍,因而走时更准确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可乐瓶等是使用高纯度的聚乙烯塑料制成的,聚乙烯虽无毒,但在生产过程中,要增加一定量的辅助剂和引发剂,使乙烯聚合。用这种瓶子装可乐型和汽水型水剂,是安全的,因为凝结在可乐瓶表面的有机化学物质不会与水反应而溶于水中。但是,如果用塑料瓶盛装食油、白酒等脂溶性有机物,情况就不一样了,油、酒会使聚乙烯塑料发生肉眼觉察不到的溶胀,导致聚乙烯断裂,而释放出低分子单体进人油、酒中。这些进入油、酒的化学物质虽然没有多大的毒性,但对人体不利,同时还会使油和酒氧化,影响油和酒的味道。故本题答案选A。 第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单选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主要目的是_____。 A: 调节价格水平 B: 调节证券价格 C: 调节利润率 D: 调节货币供给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中央银行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各种有价证券,从而增加和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其主要目的是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多选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事物进行考察会形成不同认识,此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因为_____。 A: 人们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不同 B: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C: 人们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思维方法、心理情绪不同 D: 客观物质条件制约人们的认识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答案】ACD。解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人们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人们的知识结构、文化 修养、思维方法、心理情绪不同。再者,人们所处客观物质条件也制约了人们的认识。故本题答案选ACD。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_____。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C: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ABCD[解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11题所属考点-《马哲》 12、多选题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形成和发展了_____。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D: 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答案】ABD。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历程和成就的问题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BD。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单选题下列各条中,属于误用文种的是_____。 A: ××县××局关于2012年度工作的报告 B: ××大学关于印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C: ××局关于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要点 D: ××市经济工作会议纪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 A项属于误用文种,××县××局关于2012年度工作的“总结”,而非“报告”。本题选A。 第1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单选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_____。 A: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 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性 D: 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排 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_题意不符,客观 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无关,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 应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判断题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人民法院实施。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错误。解析:我国《行政强制法》第2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 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可见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单位是行政机关。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1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单选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是_____。 A: 社会分工 B: 社会化大生产 C: 宏观调控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第16题所属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单选题食品生产中质量等级最高的是_____。 A: 有机食品 B: .绿色食品 C: 无公害食品 D: 天然食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中未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为手段,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促进生态平衡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来进行农业生产取得的农副产品。联合国粮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将这类称谓各异但内涵实质基本相同的食品统称为“Organic Food”,中文译为“有机食品”。它代表着对食品安全的最高要求。故本题答案选A。 第1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_____。 A: 感觉一知觉一表象 B: 概念一判断一推理 C: 实践一认识一实践 D: 意识一物质一意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认识在实践中产生,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要经过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即“实践→认识(感性→理性)→实践”。故本题答案选C。 第1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