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随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2016 年 8 月 21 日-25 日,第33 届国际地理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等地举办。读图,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   A.适逢农历秋分节气 B.雾霾天气正处全年高发期 C.比首尔日出时间早 D.比华盛顿正午太阳高度小 参考答案: D 解:A、从题干信息知,本届大会期间,北京时间为 2016 年 8 月 21 日-25 日.处暑 即“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 14 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 公历 8 月 23 日前后,不是农历秋分节气,故不符合题意.B、雾霾天气多在秋冬高发,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出现是几率最高,最为严重.而此 时是农历处暑,故不符合题意. C、大会期间北半球处于昼长夜短的状态,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京位于首尔西面,此期间北京比首尔日出时间晚,故不符合题意. D、北京纬度比华盛顿高,此期间北京离太阳直射点较远,正午太阳高度比华盛顿小, 故正确. 抓住关键词“8 月 21 日-25 日”以及图中三地区的纬度.明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 球且逐渐接近赤道.靠近直射点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大;点在北,北昼长,越北越长. 本题以第 33 届国际地理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为背景,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意义、区域自 然地理环境特征判断,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2. 某地政府拟开办一家工厂,选定甲、乙、丙、丁四地进行工业成本比较,读图完成23~24题。 23.按主导因素划分,该工厂代表的 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4.从成本构成看,该工厂应选址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 23.A   24.C 3. 图中a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b为晨昏线,c为经线。据图回答7~8题。 7.若M、P两点重合,且离南极点距离最大,PM为西经60°,此时 A.上海刚好日出               B.P点昼长为12小时 C.M点的夜长可能为24小时    D.伦敦正值上班高峰期 8.若M点在极点与P点之间来回移动,则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 A.北京昼夜等长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     D.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3°26′ 参考答案: CA 略 4. 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当地时间2007年4月2日7时19分(北京时间4月2日4时39分),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造成至少3人丧生。多人失踪。据此完成 本次地震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滑坡           C.寒潮           D.台风 参考答案: B 5. 北京时间2018年9月20日14时左右,一辆轿车行驶在我国某城市的环线上(下图),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前方照射进车内,后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右前方照射进车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该时段,车辆行驶在图中环线上的(  ) A. 甲路段    B. 乙路段   C. 丙路段    D. 丁路段 4. 该城市可能是(  ) A. 哈尔滨    B. 北京    C. 天津    D. 乌鲁木齐 参考答案: 3. A    4. D 3.根据题中条件北京时间某年9月20日14时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的位置在赤道略偏北的位置,那么在北京时间14时左右,我国大陆的各地太阳都位于偏南的位置照射过来,根据题中条件“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后方照射进车内,”说明太阳此时是从正南方向照过来,汽车是在向正北的方向行驶,因此可以把乙和丙排除。再根据条件“后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左侧照射进车内。”,说明行驶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并且是方向向左转了,因此可把丁排除,只有甲是符合条件的。 4.据上题可知北京时间9月20日14时左右,太阳从正南方向照过来,说明当地此时是正午,据此可知当地位于北京的西侧,区时相差2个小时,符合条件的只有乌鲁木齐了。哈尔滨在北京的东侧,排除。北京、天津与北京时间接近,排除。 6.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方  B.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20 000千米     B.15 000千米     C.10 000千米  D.5 000千米 参考答案: A D 1.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说明两地位于同纬度,纬度位置为60°N。在根据甲、乙两点的经度位置,若两点同是东经度,则度数大的在东;若两点同是西经度,则经度小的在东;一个是东经,一个是西经,两点度数加和,大于180°,西经度在东,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考虑两点之间的劣弧方位,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答案选A。 2.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两地之间劣弧长相差90°。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等于90°*111千米*60°的余弦值。答案选D。 【备注】考查地球上两点之间方向与距离的判断。 7. 下表是我国四省(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该地居住的离开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数据,读后完成12--13题。 省(直辖市)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 占全国总数的比重(%)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 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 甲省 7.17 7.15 乙省 7.31 7.02 丙省 6.83 7.79 丁市 1.32 1.72 12.表中内容反映,甲、乙、丙三省    A.已出现人口负增长       B.人口流动量大      C.经济发达      D.人口大省 13.丁市人口普查数占全国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快,人口出生率高                   B.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增长率高    C.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D.经济发达,迁入人口数量多 参考答案: 12.D    13.D 8.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本国企业尽可能在国内建厂,承诺将税收从目前的26%降至10%-15%,要求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制造商不能在墨西哥建新工厂,并对在境外生产且将产品返销回美国的制造企业征收高额“边境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 特朗普要求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工业化    B. 提高城市化    C. 增加税收    D. 增加就业 20. 美国政府征收高额“边境税”后产生的影响是 A. 福特汽车转移到加拿大建厂    B. 通用汽车全球化加强 C. 导致墨西哥汽车出口量减少    D. 美国汽车进口量会增加 参考答案: 19. D    20. C 19. 本国企业尽可能在国内建厂,这样可以增加就业机会,D正确;对工业化和高城市化影响很小,A、B错;税收从目前的26%降至10%-15%,税收减少,C错。 20. 美国政府征收高额“边境税”后直接影响墨西哥汽车工业向美国出口,导致墨西哥汽车出口量减少,C正确。 9.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配额是“进口配额”的简称。限制每年允许进入这个国家的进口总量。),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3. 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 劳动力    B. 交通    C. 资源    D. 技术 24. 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文化传统    C. 国家政策    D. 居民收入 25. 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 增加产品销量    B. 接近消费市场 C. 提高设计水平    D. 增加当地就业 参考答案: 23. A    24. A    25. A 23.纺织、服装类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马达加斯加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较低且充足;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此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交通、资源的技术不是影响主因。选A正确。 24.马达加斯加纬度低,是热带气候,不需羊绒衫保暖,是气候因素;文化传统、政策、收入不是原因。选A正确。 25.我国羊绒企业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所以我国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产品销量”;产品不是本地市场;当地设计水平落后,不是为了提升设计水平;能增加当地就业,但不是主要原因。选A正确。 10. 经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导人商定,2008年和2009年中、印两国互办文化年。读图,完成 图中①②③地所代表的城市分别是: A.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     B.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  C.班加罗尔、加尔各答、孟买     D.加尔各答、那格浦尔、孟买 参考答案: B 11.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受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读图回答12~13题。 12.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是     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     C.长江三角洲     D.沙漠的风蚀城堡 13.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浙闽丘陵       B.亚马孙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昆仑山   参考答案: 12.B    13.A 1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据此回答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减灾措施可行的是 A.在楼房高层工作的人员,应迅速乘电梯逃离 B.正在行驶的客车迅速停车,立刻让乘客下车 C.在空旷地带工作的人员应迅速蹲下或趴下 D.商店、影剧院等人口密集场所,马上从安全出口疏散顾客或观众 参考答案: C 13.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完成14?15题。 14. 图示区域水灾多发的自然原因最不可能是 A.支流众多  B.河道弯曲 C.降水集中  D.山高谷深 15. 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河流②气候③植被④地形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14-15 DC 14. 乌伦古湖,是新疆第二大内陆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河流的 尾部所形成的湖泊)。乌伦古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区。图示意乌伦古湖部分时段有效降水量变化情况。有效降水量=降水量(P)-蒸发量(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I 9. 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乌伦古湖环境中变化最大的要素是 A. 气温 B. 降水量 C. 蒸发量 D. 下渗量 10.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乌伦古湖有效降水量对湖泊的影响是 A. 湖泊水位上升 B. 湖水面积趋稳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