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澜湖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市澜湖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观察黑藻叶中叶绿体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     B.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     C.随时保持临时装片中有水         D.用高倍镜观察时,目的在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参考答案: A 2.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元素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参考答案: B 3.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参考答案: D 4.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A.1/2            B.5/8            C.1/4             D.3/4 参考答案: 答案:B 5. 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 甲生态系统一定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小 ③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6. 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 隔离是引起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B.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C. 可遗传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参考答案: D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单位。D正确。 【点睛】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 7. 下列哪能项不是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共有    B A.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B.进行有丝分裂      C.含有核糖体            D.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 参考答案: B 8. 细胞中的核糖体通常不是单独执行功能,而是构成多聚核糖体(如右图)。研究表明,动物卵裂期细胞中多聚核糖体的百分比明显增高,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B.卵裂期细胞分裂旺盛,需要大量蛋白质 C.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以大大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 D.多聚核糖体上的核糖体数目与信使RNA的长度有关 参考答案: C 9. 在筛选抗青霉素菌株时,须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其作用是     A.筛选             B.诱变             C.既筛选又诱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参考答案: A 10. 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育种的过程中,核基因的种类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多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诱变育种 参考答案: B 【考点】杂交育种. 【分析】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 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 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解答】解:A、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低温处理或者秋水仙素处理会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核基因数量成倍增加,A错误; B、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不能创造新基因,也不改变核基因的数量,B正确; C、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因而可能会改变另一种生物核基因的种类和数量,C错误; D、诱变育种会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式的原理识记并理解,属于中档题. 11. 人体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C细胞分泌32肽的降钙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基因 B.控制降钙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96对碱基  C.在降钙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呈橘红色 D.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RNA种类相同 参考答案: B 12. 真核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内质网   D.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 B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C.单倍体育种常常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大肠杆菌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参考答案: B 14.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    )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有关化合物、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B.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二糖必须被水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C.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D. 螺旋藻(属颤藻科) 和水绵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都是好氧生物,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参考答案: D 【分析】 糖类由C、H、O组成,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包括: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构成核酸)、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动物)。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详解】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等生物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A正确; B、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二糖必须被水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B正确; C、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转录成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翻译成蛋白质(酶或结构蛋白 ) 进而控制细胞的代谢过程,故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C正确; D、螺旋藻(属颤藻科),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 故选D。 16. 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病原体等外敌侵入机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利用了其全能性 B.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 C.培育出能识别癌症特有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D.能够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参考答案: C 17. 下列各项与ATP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与DNA和mRNA中的“A”是同一种物质   B.细胞内Na+浓度偏高时ATP消耗会增加以维持Na+浓度稳定   C.颤藻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产生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会使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参考答案: B 18. 某池塘中甲、乙、丙和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图1中甲鱼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消耗、被乙鱼取食和被分解者利用 C.图2中d点绿色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大于0 D.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属于图2中Q曲线代表的群落演替 参考答案: C 19. 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两类细胞中8种核苷酸都含有C、H、O、N、P元素 B. 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 遗传物质载体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 原核细胞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RNA两种核酸,都含有8种核苷酸,且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A正确; 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正确;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均为DNA,C错误; D、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C.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20. 某些地区大力发展了“稻→萍→鱼”立体农业,对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稻→萍→鱼”体现了生态系统内群落的水平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B.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大幅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弃耕后的稻田将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D.放养鱼的数量,与萍的生长量相匹配,依赖于系统内生物问特定的营养关系 参考答案: D 21. 豌豆是二倍体植物,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