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等温线的判读

举报
资源描述
等温线图的判读1.1.同线等温同线等温: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 相同相同。2.2.等温线数值大,气温等温线数值大,气温 ,数值小,气温,数值小,气温。3.3.等高距等高距: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温距或数值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温距或数值 。4 4.疏密代表温差疏密代表温差:等温线稠密的地方,温差等温线稠密的地方,温差 ,稀疏的地方,温差,稀疏的地方,温差。5 5.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 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表示这里是 中心中心。气温高低相等大小低温高温一、等温线的特点一、等温线的特点概念:地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40C80C120C160C160C200C240CABC主要内容1.判读等温线的数值2.判读等温线的走向3.判读等温线的弯曲4.判读等温线的闭合5.判读等温线的疏密二、等温线的判读二、等温线的判读判读步骤1.定半球2.看走向3.看弯曲4.看疏密P P1 1:P P2 2:P P3 3:P P4 4:P P5 5:根据等温距与相邻等温线间的关系来判断。根据等温距与相邻等温线间的关系来判断。读出P1 P5 两地的气温值范围T1=44 T T2 281、等温线的数值、等温线的数值二、等温线的判读二、等温线的判读P544881212P4P3P2P14 T T3 384 T T4 4812 T T5 516大于大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小于小的等温线走向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与与纬线纬线方向基本一致方向基本一致(东西走向)(东西走向)纬度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太阳辐射)2、等温线的走向、等温线的走向二、等温线的判读二、等温线的判读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定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降低北北半球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升高南南半球半球1410北半球南半球等温线走向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东西走向)(东西走向)纬度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致与大致与海岸线海岸线平行平行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2、等温线的走向、等温线的走向二、等温线的判读二、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走向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东西走向)(东西走向)纬度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致与大致与海岸线海岸线平行平行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与与等高线等高线平行或与山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脉走向平行地形、地势地形、地势等温线等温线闭合闭合山峰山峰(低温低温)、盆地、盆地(高温高温)、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高温高温)2、等温线的走向、等温线的走向二、等温线的判读二、等温线的判读201816121620洼地洼地高地、城市高地、城市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010等值线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西半段西半段因受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影响,呈,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东北一西南走向。等温线向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低气气 温温 低低等温线向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高气气 温温 高高50N40N30N20N0C10C20C3、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的弯曲二、等温线的判读二、等温线的判读P1P3P2等温线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海陆与海陆与昼昼夜、夜、季节季节夜晚、夜晚、冬季冬季,陆地陆地低温低温,陆地,陆地上上等温线向低纬弯曲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海洋上则则向高纬弯曲;向高纬弯曲;白天、白天、夏季夏季,陆地,陆地高温,高温,陆地陆地上上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上则上则向低纬弯曲。向低纬弯曲。3、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的弯曲二、等温线的判读二、等温线的判读白天、白天、白天、白天、7 7 7 7月月月月晚天、晚天、晚天、晚天、1 1 1 1月月月月白天、白天、白天、白天、1 1 1 1月月月月晚天、晚天、晚天、晚天、7 7 7 7月月月月P1P2白天或白天或白天或白天或夏天夏天夏天夏天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画一画画一画7 7月(白天)月(白天)和和1 1月(夜晚)月(夜晚)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海陆与海陆与昼昼夜、夜、季节季节夜晚、夜晚、冬季冬季,陆地陆地低温低温,陆地,陆地上上等温线向低纬弯曲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海洋上则则向高纬弯曲;向高纬弯曲;白天、白天、夏季夏季,陆地,陆地高温,高温,陆地陆地上上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上则上则向低纬弯曲。向低纬弯曲。地形地形山脉或高地山脉或高地低气温较低气温较,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河谷或低地河谷或低地气温较高气温较高,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洋流洋流洋流洋流凸向既流向。凸向既流向。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向高纬)凸出凸出的为的为暖流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向低纬)凸出凸出的为的为寒流寒流3、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的弯曲二、等温线的判读二、等温线的判读弯曲弯曲发生在海洋,生在海洋,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为洋流洋流弯曲弯曲发生在生在陆地,地,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为地形地形P1P3P2等温线向低纬弯曲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海洋上:海洋上:寒流经过寒流经过P3P5P4陆地上:陆地上:山脉、高低山脉、高低上图表示我国某地区上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 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1)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 2)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 AA属于属于 ;BBBB属于属于 。地形地形盆地(洼地)盆地(洼地)河谷(谷地)河谷(谷地)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4、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二、等温线的判读二、等温线的判读特点特点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冬季冬季等温线等温线密集密集,夏季夏季等温线等温线稀疏稀疏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温带温带地区等温线地区等温线密集密集,热带热带地区等温地区等温线线稀疏稀疏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陆地陆地等温线等温线密集密集,海洋海洋等温线等温线稀疏稀疏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比热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比热容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容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寒暖流交汇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处等温线密集,锋面锋面天气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冷暖差别大冷暖差别大山地山地和和高原边缘地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区的等温线比较密密集集,平原平原、高原高原上等温线上等温线稀疏稀疏对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判读是A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B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C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D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巩固提升巩固提升A下图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台风 B.海陆分布海陆分布 C.地形地形 D.大气环流大气环流C读我国某区域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月等温线分布图。5.对该区域对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地形地形 B.纬度纬度 C.海陆海陆 D.洋流洋流6.A地地7月气温可能是月气温可能是()A.29 B.27 C.25 D.23BB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7示意渤海及附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3-4题。题。3.3.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最大的是()A.A.甲甲 B.B.乙乙 C.C.丙丙 D.D.丁丁4.4.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丰富的是()A.A.葫芦岛葫芦岛 B.B.秦皇岛秦皇岛 C.C.大连大连 D.D.烟台烟台B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