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马铺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①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2. 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其支架倾角,下列四幅日照图中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合理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的基本原理判断,该地位于40°N,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73°26′,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是16°34′;冬至日是26°34′,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是63°26′;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40°根据北极点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南极点俯视是顺时针,可知A是北半球的夏至日,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是16°34′,故A正确。
B是冬至日,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B错CD是春秋二分,图中的夹角均不对,CD错点睛】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A4. 太阳外部结构可分为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日冕、色球、光球C.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光球、色球参考答案:C5. 读图2,根据大气运动的有关知识,回答5—7题5.关于图中各点之间的大气运动和气压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上空的空气运动方向向下B.B点气压小于D点的气压C.近地面大气由A点流向C点D.A、B、c、D四个点中C点的气压最高6.引起图中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不同地区的地面性质差异 B.大气上升、下沉的垂直运动 C.不同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D.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7.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原动力是 (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万有引力参考答案:5-7 DCA6. 下图是某四个地区的城市和乡村人口成长趋势图。
请问哪个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快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A7. 下图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4.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 蒸发量增强 D. 地下水位上升25.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植被覆盖率增加C. 城市热岛效应 D. 降水下渗量减少参考答案:24. A 25. D24. 根据图示城市建设前后的数值变化,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地表径流增加,汛期洪峰流量加大,A对植被减少,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B错图示数值表示,蒸发量减弱,C错地下径流减少,说明地下水位下降,D错25.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地表硬化,降水下渗量减少,D对与生活用水量增加无关,如生活用水利用雨水,会导致径流减少,A错植被覆盖率减少,B错城市热岛效应不影响地表径流,不是主要原因,C错8. 结合下图,回答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统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B 9. 世界城市化的标志是A.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B.城市用地减小C.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参考答案:C10.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近年举办的“选美中国”活动中,贵州省黄果树瀑布荣登最美瀑布景观之首。
形成黄果树瀑布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海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参考答案:C11. 下图为高速公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 城市间的实际距离缩短 B. 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C. 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 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22. 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A. 甲城 B. 乙城 C. 丙城 D. 丁城参考答案:21. C 22. B22. 高铁建成后,乙、丁两城市的服务范围扩大;而乙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更为便利,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选B正确12. 结合下面的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1. 图中自然景观从X→Y→Z的变化产生的主导因素A. 水分B. 热量C. 海拔D. 洋流12. 珀斯自然带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参考答案:11. A 12. B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11题详解】图中从X→Y→Z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景观从X→Y→Z对应的分别是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其变化产生的主导因素是水分,A正确。
12题详解】珀斯自然带为常绿硬叶林,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B正确13.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参考答案:D14. 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图7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 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A. 运输时效高 B. 单次运量大C. 单位运价低 D. 绕行路程远31. 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A. 完善交通网络 B. 做强能源产业C. 改善环境质量 D. 增加就业岗位参考答案:30. A 31. D【30题详解】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正确答案选A, B C D错误31题详解】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因此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正确答案选D,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需要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线路的优化,并非只是货运班列次数增多,A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并不一定是促进了能源产业做大做强,B错误。
货运班列的增加,跟改善环境质量无任何关系, C错误点睛】铁路运量大,运速快,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海运运量大,但是运速较慢,受天气影响较大15. 读下图,判断下列问题32、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 A B. B C. C D. D33、从图示来看( )A. 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B.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C. 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D.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参考答案:32.D 33.C16. 读右图,回答26-28题: 26、若此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一般情况下A.甲处以晴天为主 B.甲处气温比丁地低C.甲处气温比丙地高 D.甲处的气温较乙地低27、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有关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 D.甲>丙>丁>乙28、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则①处为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信风带参考答案:C B D17.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
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回答13~14题13.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A.① B.② C.③ D.④14.对地表碳循环作用表述正确的是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B.导致海平面上升C.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参考答案:13.B 14.D18.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故事:太阳急速老化,人类选择比邻星系作为新家园人类带地球逃离太阳系期间,暂居在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并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获得动力逃离太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电影反映了太阳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A. 太阳风暴 B. 岩浆活动C. 煤炭形成 D. 极光现象2. 木星A. 一定具有生命的存在 B. 比地球距中心天体近C. 与地球体积质量相当 D. 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参考答案:1. C 2. D【1题详解】太阳风暴、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造成的,AD错误;煤炭是植物的遗体化石,与太阳辐射有关,C正确岩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的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B错误。
故选C2题详解】A、木星没有生命存,A错误;B、木星比地球距太阳远,B错误;C、木星比地球体积质量大,C错误;D、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D正确点睛】太阳活动与太阳辐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注意区分19. 读右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26--27题26.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① B.② C.④ D.⑤27.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① B.② C.④ D.⑥参考答案:D A20. 自东12区进入西12区,时间应 A.加上一天 B.减去一天 C.不变 D.看具体情况参考答案:B21. 读地理素描图判断,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图是参考答案:B22. 读下图,完成下题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参考答案:A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A地,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交通通达度高,消费人群量大,A对B地、C地位于城市郊区,交通通达度差,消费人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