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三河阳镇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阳镇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1moL C(石墨) 完全燃烧放热393.51kJ;C(金刚石)+O2(g)=CO2(g),1moL C(金刚石) 完全燃烧放热 395.41kJ.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 D 解:①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1 ②C(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1, ①﹣②可得: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故C错误; D、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所以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 从防止污染、减少用酸量之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利用金属铜制取Cu(NO3)2的方法中最好的是   参考答案: C 3.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 + N2 + 3C2AlN + 3C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 B. 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C是还原剂 C. 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转移3 mol e- 参考答案: A 略 4.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不应将溶液直接蒸干   D.食盐应放在滤纸上称量 参考答案: D 略 5.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 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B. 装置乙:萃取碘水中的碘     C. 装置丙: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 装置丁:海水蒸馏得淡水 参考答案: C 6.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该物质中一定不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并且能导电的是(     ) ①熔融的NaCl   ②KNO3溶液   ③Cu   ④酒精    ⑤NaCl晶体    ⑥盐酸 A.①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         D.①⑤⑥ 参考答案: C 8.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KCl的摩尔质量是:74.5g B.一水合氨的化学式为:NH4?OH C.Na2O2中的阴离子为:O2﹣ D.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参考答案: D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分析】A.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B.一水合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 C.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与1个过氧根离子构成,阴离子过氧根离子书写错误; D.原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圆内数字为原子的质子数,符号表示电性,圆外的弧线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最近的弧线表示第一层,依次向外为第二层、第三层等. 【解答】解:A.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KCl的摩尔质量是:74.5g/mol,故A错误; B.一水合氨的化学式为:NH3?H2O,故B错误; C.Na2O2的电子式为,阴离子为O22﹣,故C错误; D.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有3个电子层,第一电子层容纳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容纳2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故选D. 9. 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  ( K2SO4 )      B.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  (盐酸) C.CO中混有CO2   (炽热的炭)           D.CO2中混有HCl气体 (NaOH溶液) 参考答案: B 10. 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红色消失 B.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C.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D.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A 略 11. 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为在适宜的条件下,阿斯匹林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消去反应,②酯化反应,③银镜反应,④加成反应,⑤水解反应,⑥中和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0.1/L溶液的pH>1: CHCOO-+H+ B.“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 2(g) (红棕色) N2O4 (g) (无色),△H<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3Fe+8H++2N 3Fe2++2NO↑+4H2O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CO32— + H2OH CO3— + OH—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棉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 参考答案: 略 14.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2+,B+,C3—,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离子半径C>D>B>A               B. 原子序数d>c>b>a C.原子半径A>B>D>C               D. 单质的还原性A>B>D>C 参考答案: A 略 15. 锂-硫电池由于具有高比能量以及廉价易得等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由单质硫和一些高导电性材料复合而成,金属锂片作为负极,正负极之间用浸有电解液的隔膜隔开,其电池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 B.正极材料中的石墨颗粒主要用于增强导电性 C.总反应方程式为2Li+S=Li2s D.电池工作时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又经高氯酸锂介质流向Li极 参考答案: D A.Li是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A正确;B.石墨可以导电,正极材料中的石墨颗粒主要用于增强导电性,B正确;C.硫在正极得到电子,则总反应方程式为2Li+S=Li2S,C正确;D.电子只能在导线中传递,不能在电解质溶液中传递,D错误,答案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各乙酸乙酯(如图1): (1)制各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2)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缓慢加热,“缓慢加热”目的是 (3)烧瓶B中加几块碎石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长导管L的作用是 (4)图1方案有明显缺陷,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改进后,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有__________(填代号)。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元素,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原子?为什么? 参考答案: 否。这是因为一种元素可能存在几种核素,即几种原子,故原子种类远远多于元素种类。 略 18. 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轮。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 (1)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该电池中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为电解质溶液。镍氢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如下图,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 2Ni(OH)2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参考答案: (1)增大    NiOOH+H2O+e-====Ni(OH)2+OH- 19. 已知甲、乙、丙、丁、戊、己六种物质中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丁是一种红褐色沉淀,戊是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丁的化学方程式:            ▲               。 (2)在乙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丙溶液中阳离子可以用一种钾盐来检验,试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丙可以制得丁为分散质的胶体,该胶体中丁粒子直径的大小范围是     ▲     ;实验室常用    ▲    来区分溶液和胶体这两种分散系。 参考答案: (1)   4Fe(OH)2+O2+2H2O= 4Fe(OH)3       。 (2)溶液颜色由浅绿色转为黄色    ;2Fe2++H2O2+2H+=2 Fe3++2H2O  。 (3)Fe3++3SCN-=Fe(SCN)3 ,1nm~100nm ;丁达尔现象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