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

举报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 1 1分子和原子一、教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 1 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的性质。【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五、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环节二:新课讲授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首先通过 1 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间有间隔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 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 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由于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会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环节三:巩固提升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环节四:小结作业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最后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七、说板书设计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 2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目标1.熟记 pH 和溶液酸碱度、酸碱性的关系;2.会使用 pH 试纸测溶液的 pH;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难点】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自主练习】阅读书本 61-62 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指示剂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检测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 来表示,pH 的范围通常在 014 之间。2.酸性溶液的 pH7;中性溶液的 pH=7。当 pH7 时,pH 越大,碱性越强。【跟踪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度与 pH 之间的关系。2.某溶液的 pH=3,则该溶液呈酸性。苹果汁的 pH 在 2.9-3.3,在苹果汁中滴入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红色。3.下列各 pH 表示溶液酸性的是(D)A.pH=14 B.pH=7 C.pH=1 D.pH=04.将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1)氧化钙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3)氯化钠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学习指导二:使用 pH 试纸【自主练习】阅读书本 62-63 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只能精确到个位。2.使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简记:一放、二滴、三色、四照、五读)【小组讨论】1.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会带来什么后果?2.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时,将 pH 试纸润湿会带来什么后果?用润湿的 pH 试纸检测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碱度时,pH 会怎样变化?(用图表)3.用 pH 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还是使用干燥的 pH 试纸?【教师点拨】用 pH 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这些气体不能使试纸显示不同的颜色,只有这些气体溶于水后,生成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才能使 pH 试纸变色,我们才能判断该气体是酸性或碱性气体。所以用 pH 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跟踪练习】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B)A.苯甲酸溶液的 pH 小于 7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 pH 比醋酸的 pH 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学习指导三: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自主练习】阅读书本 63-64 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厨房清洁剂呈碱性,因为里面含有 NaOH。厕所清洁剂呈酸性;草木灰溶液呈碱性,溶质的化学式 K2CO3。2.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酸雨的 pH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观察、听讲、思考小结天平最终还是保持平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倾听。实验与探究方案一: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四: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任选两个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前,小组内讨论学案上的实验步骤后进行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并根据所做实验完成学案中的表格。实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分析与交流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所得结论,组内分析原因,组外交流实验体会。学生交流学生思考、讨论后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与措施。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1、方案三中的天平不平衡是因为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到空气中了,方案四中的天平向左偏转是因为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反应前并没称量二氧化碳的质量。2、如果设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杜绝反应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天平指针就不会偏转了。3、无论是密闭还是敞口系统,质量守恒的规律都客观存在,也就是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学生欣赏动画学生分析、交流、发言归纳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练习 做学案中的基础题及提高题学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设疑引入帮助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形成初步意识,为后面分组验证实验打下基础。使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也能够像化学家一样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亲自动手,象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从而感觉科学探究的神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促进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激发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追求一个开放的、自主的探究氛围。利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情境,及时进行分析,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正确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发展和提高学生分析、思辩等多种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通过用图画方式展示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变化过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能更容易的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遇到的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反思。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粤教版 5 5一、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课时安排:约 1520 分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过程与方法: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在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请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啊?学生答: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嗯,是这样的!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那么这些粒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对!它们都很小!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但是这些微粒都太小,显然我们是不能一个一个将它们取出来进行反应吧!那大家告诉我,在实验室里我们是怎样取用物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啊?学生答:天平称固体的质量,量筒量液体的体积。嗯,虽然我们说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微利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称取一定质量(g)或者量取一定体积(mL)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粒子的数目和物质宏观的质量或者体积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板书课题:物质的量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小麻烦,现在老师的粉笔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买一些。可是粉笔好小啊,一支支的数好麻烦啊!同学们有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