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职工业余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职工业余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H2O(g)=H2O(l) △H1=—Q1kJ·mol—1  CH3OH(g)=CH3OH(l) △H2=—Q2kJ·mol—1 2CH3OH(g)+3O2 = 2CO2(g)+4H2O(g) △H3=—Q3kJ·mol—1(Q1,Q2,Q3均大于0) 若要使32g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A.Q1+Q2+Q3                         B.0.5Q3—Q2+2Q1  C.0.5Q3+Q2—2Q1                   D.0.5(Q1+Q2+Q3) 参考答案: B 2. 常温下,用0.10 mol·L-1 KOH溶液滴定10.00 mL 0.10 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的体积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H+)/c(OH—)=1012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K+)+c(H+)=c(HC2O4—)+c(C2O42-)+c(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K+)>c(HC2O4—)> c(H2C2O4)>c(C2O42-)     D.点④所示溶液中:c(K+)+ c(H2C2O4)+ c(HC2O4—) +c(C2O42-)=0.10mol·L-1 参考答案: D 略 3.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Ba2+、OH-、I- 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CO32- 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SO、Cl— 参考答案: D 略 4.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因为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所以1molH2与molO2完全燃烧生成1mol水蒸气是放出热量242kJ。而化学反应中之所以存在能量的变化是因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其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新键的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发生上述反应时H2(g)+O2(g)=H2O(g) △H=-242kJ·mol-1时所发生键的变化为断裂1molH—H键和molO=O键、形成2molO—H,因此在此反应过程中断裂旧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96 kJ+EH—H,形成键释放的能量为2×463 kJ=926kJ,因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有926kJ-×496 kJ+EH—H=242kJ,解得EH—H=436kJ。 高考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易错提醒:忽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前的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结构在计算时没有代入相应的系数而算错,或者是忘记H2O分子中存在2个O—H键。   备考提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必然存在能量的变化。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几种情况下,前一量的数值是后一量数值的三倍的是 A.K3PO4溶液中K+浓度与PO的浓度 B.乙炔分子中C≡C键能与乙烷分子中C—C键能 C.银与稀硝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银的物质的量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D.Al(g)→Al3+(g)所需能量与Al(g)→Al+(g)所需能量 参考答案: C 略 7. 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C(g) 与1mol 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 kJ B. 反应2CO( g) +O2(g)=2CO2( g) 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C. C→C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 +O2(g)=2CO( g)  △H=-110.6 kJ/mol D. 热值是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的热值△H=10.1kJ/g 参考答案: B A项,由图知1molC(s)与1molO2(g)的能量之和比1molCO2(g)的能量多393.5kJ,无法得出1molC(g)与1molO2(g)的能量之和,错误;B项,根据图示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O(g)+O2(g)=CO2(g)ΔH=-282.9kJ/mol,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则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正确;C项,根据图示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ΔH=-393.5kJ/mol(①式),CO(g)+O2(g)=CO2(g)ΔH=-282.9kJ/mol(②式),应用盖斯定律,①式-②式得C(s)+O2(g)=CO(g)ΔH=-110.6kJ/mol,则2C(s)+O2(g)=2CO(g)ΔH=-221.2kJ/mol,错误;D项,根据热化学方程式:CO(g)+O2(g)=CO2(g)ΔH=-282.9kJ/mol,1gCO完全燃烧放出=10.1kJ热量,CO的热值ΔH=-10.1kJ/g,错误;答案选B。 8.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X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组 试剂X 离子方程式 A 透明溶液中: Fe3+、NH4+、SO42-、NO3- 过量的铜粉 2Fe3++Cu=2Fe2++Cu2+ B Fe3+、Al3+、AlO2-、Cl- 过量的盐酸 AlO2-+4H+=Al3++2H2O C Na+、Ba2+、HCO3-、NO3- NaHSO4溶液 H++HCO3-=CO2↑+H2O D pH=0的溶液中:Mg2+,Fe2+、NO3-、SO42- 双氧水 2Fe2++H2O2+2H+=2Fe3++2H2O   参考答案: A A项,透明溶液可能是有色溶液,在透明溶液中这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铜粉,铜与铁离子反应,铜不能与亚铁离子反应,正确;B项,Fe3++3AlO2-+6H2O=Fe(OH)3↓+3Al(OH)3↓,Al3++3AlO2-+6H2O=4Al(OH)3↓,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项,加入硫酸氢钠溶液,相当于加入强酸,漏掉了Ba2++SO42-=BaSO4↓,错误;D项,pH=0的溶液为强酸溶液,发生反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离子组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9.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甲 乙 丙 ① CO2 SO2 石灰水 ② HCl CO2 石灰水 ③ CO2 SO2 Ba(NO3)2 ④ NO2 SO2 BaCl2 ⑤ CO2 NH3 CaCl2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略 10. 关于右图电解池工作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石墨电极反应:       B.向石墨极作定向运动        C.Fe电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池发生总反应: 参考答案: 略 11. 有一溶液含有盐酸、硫酸、硝酸、硫酸铁、氯化铁、硝酸亚铁六种物质中的某两种,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与所加溶液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该溶液的组成可能是(    )        ①盐酸、硝酸亚铁         ②盐酸、硫酸铁 ③硫酸、氯化铁            ④硝酸、氯化铁        A.②                          B.③                                 C.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C 13.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D所在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B、C、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可以从溶液中置换出C单质 B. 简单离子半径:D>A>B>C C. A和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可导电,所以该化合物为电解质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A>D 参考答案: B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则A的K层含有6个电子,含有2个电子层,为O元素;D所在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D可能位于第二、第三周期,D位于第二周期时,为C元素,其原子序数小于A,不满足条件,则D只能位于第三周期,为S元素;B、C、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B、C的最外层电子数=10-6=4,若B、C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B为Be,其原子序数小于A,不满足条件,则B、C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且都位于第三周期,B为Na、C为Al元素。 A.B为Na、C为Al元素,金属钠与水反应,无法从溶液中置换出Al单质,故A错误;B.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D>A>B>C,故B正确;C.A和D形成的化合物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者溶于水可导电,但导电离子不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电离的,二者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A为O与水,O没有最高价含氧酸,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应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解题关键:推断元素,熟练运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14.   参考答案: B 15. 2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分别为:21.2g 、9.6g 。现有20℃时的碳酸钠饱和溶液60.6g,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刚好完全反应。设反应前、后溶液温度不发生变化,溶液密度均近似为1g/cm3,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A.3mol/L            B.4mol/L            C.1mol/L                D.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2分)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