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绘画日记实践研究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

举报
资源描述
课 题 名 称 小学美术绘画日记实践研究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提出“小学美术绘画日记实践研究”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1、绘画创作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具有特色和感染力的作品都离不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人人都在生活,然而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真正意义,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认识和发现的。“一切种类的艺术源泉是从何而来,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生活中本来存在着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 是一切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画家只有在生活的源泉中开采矿藏汲取营养,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并真诚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他的创作才会具有生命力。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句人人皆知的格言,就足以说明人生阅历的重要性。只有走出去,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反复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发现美,这样形成的绘画语言才是真实的,才会打动人,也才更有艺术价值。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强调以自然为师。唐代张璪在画论中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就是强调艺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观察,要以客观事物为师。“中得心源”指艺术创作者的主观创造精神。说明了真正得艺术创作必须要来源于生活,著名画家齐白石喜画动物,为了达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目的,他亲自种花、养鱼、饲养家禽,细致的观察揣摩。其他的艺术领域也是如此,老舍的名著《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描写细腻,生动感人,也是由于他深深的扎根于人民之中,对生活长期体察的结果。杰出的艺术创作者之所以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都跟他们深入生活分不开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实感人的艺术作品。 2、丰富学生知识 拓宽学生思维 现在,有网络与媒体将各类新闻、热点快速传递着,学生能对自己国家涉及到的大小事件有所关注,如近几年国内的一些大事,我校美术教研组就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的绘画创作。神舟飞船升天成功:学生以此为主题,画了多次宇宙畅想的作品;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学生临摹福娃、各项赛事图标,以及各种比赛时运动员的动作;地震事故:学生在奉献爱心、争相捐款的同时,也利用美术课堂和课后时间创作一幅幅温暖人心的绘画作品,受到商丘、虞城新闻媒体的关注;建国60周年:庆国庆时,学生又以绘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地球暖化 节约用水等问题,我们教师可以利用美术课堂进行讲解,从而增加学生绘画创作的多样性。孩子对各种社会现象十分敏感和关注,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把感兴趣的社会现象描绘下来,不但反映生活,还促使学生关心社会、思考社会。 3、结合我校实际需要进行此课题研究 当前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学校为适应教育形式的变化,构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促进他们的全面和个性双发展。记得一位教师曾这样对我说:“美术课很好开展,在黑板上画一幅画就完事了。”在很多人的理念里,美术课就这样,在农村更是如此,但这决对不是理想中的美术课,对学生的培养不只是会画画这么简单,更应该培养他们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但我们有些老师还是注重知识、技能,还是范画、学画,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还有些老师就是一味地游戏,虽然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但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有所缺乏。还有很多老师,努力尝试知识技能传授和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平衡,但是有时候会示范过度,学生模仿老师的范画,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难发挥,但是如果我们不作示范,学生又不知从何入手。如何把握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我校“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这个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适时提出了“绘画 生活 创造”这个课题。希望能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使美术目前的形势得到积极的转变并顺势发展,以达到与各门功课共同求进,交相辉映。 (一)理论意义 《美术国家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学生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由此可见,情感培养是美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最终指向,而美术作品作为承载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传递思想和情感的功能。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借助美术作品表达情感的能力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的教学理念确实为美术课带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同时也让现在的美术课有那么些“眼花缭乱”,很多美术教师急于了解尝试新的东西,把大力气放在手工,欣赏课中,而忽略了传统的绘画课,使得美术绘画课还停留在模仿、临摹的阶段。其实绘画创作课应该是美术课的灵魂,是基础。如今一堂好的美术绘画课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二)实践意义 美术课上,有时会发现一些孩子在纸上“乱涂乱画”,仔细看看,其实画得挺有意思,像是由几幅画组成的连环画。大概都是些反映自己最近印象深刻的一些经历。我们心中感叹,这不就是最好的绘画日记吗?这样的小事让我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想法: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动笔,画自己想画的呢?无论这种画是多么的幼稚或潦草,我们都应该抱着鼓励和引导的心态去让学生们从兴趣中感受美术的乐趣,并使他们从中养成一种观察事物、描绘事物的习惯。 二、概念界定: 什么是绘画日记?就是采用记号、图形、图案的形式,运用单幅或多幅连环的绘画,画面可以是黑白的或单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并配以简单的语言加以说明,记录学生一天当中所经历的、有意义的、有趣的事情,具有记忆性、文字性、图画性,表达了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和自身感受。美术教育中的“绘画日记”——这种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轻松。 方古田、唐河主编的《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将绘画日记的类型按题材分为两类:(1)生活绘画日记。儿童将自己生活中遇到或见到的感人、有趣的事,作为绘画主题;(2)科学绘画日记。即记录、描绘自然现象变化的绘画,如记录天气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等。画后一般写上题目,标出日记。 本课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日记的形式,用图画加以文字说明,来记录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有趣的事情,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本课题的绘画日记主要是对学生自身生活的一种记录以及学生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即侧重于生活日记的层面。 三、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绘画日记的记录比较早、比较多的国家是日本,在日本很多中小学生再接触基础教育时都要有绘画日记这一科目训练,很多成人也一直保持记绘画日记的习惯。 国内在绘画日记的研究方面,学者们更多探讨的是绘画日记独特之处以及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好处。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对儿童日记画教学有十分高的评价,她认为日记画是最生动、最活波、最具感染力的绘画形式。一线教师周信达、龚虹辉、秦波等写了关于绘画日记的研究,详细阐述了绘画日记的独特之处。章丹凤在《我手绘我心,提高写话能力——浅谈小学低年级“绘画日记”教学》中提及绘画日记的教学,但是她采用的是用绘画日记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写话的训练,侧重于写作能力的训练。王锦嫣在《语言和绘画的最佳结合方式——“日记画”》中主要论述了日记画是语言和绘画两者的完美结合点。李萌的硕士论文《日记体绘画》主要的论述是自己在运用绘画日记进行绘画创作时的独特感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专家李文馥提出语言和图画两种符号是相通的,发展是同步的,可以运用绘画日记形式使两者达到完美的地步。尹少淳、刘宏武等专家提出要用绘画的形式培养儿童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观察生活的习惯,绘画日记可以很好的把自身生活与绘画结合起来。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科研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的提高科研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在教学中做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应用、学习、理解、发展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2、学生成长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联系生活以画画为玩乐,让学生真正喜欢美术,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初步练习写作,激发写作兴趣,于玩中画,于画中写。运用新的美术教学理论,开发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美术智能。 3、教师发展目标:我希望能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引进新的美术教学法,改进传统的美术、写作教学的同时改进我们各领域的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研究内容: 1、绘画与生活之间完美结合的研究。 2、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联系的研究。 3、学生美术智能发展的研究。 4、兴趣写作与美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在研究起步阶段,老师们对新的美术教育体系了解甚少。我们采用文献法,通过引领老师们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开展网上教育资源平台,使老师们了解绘画、生活、创作之间的联系,以及别人的观点,为课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实践法:通过上研讨课,对研究的课题进行一定的实践检验。 3、观察、比较法:通过前后对比,找到更为有效的途径,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4、经验总结法:总结实践经验,查找不足,使之更为科学、更加高效。 七、研究的创新点: 绘画是语言的先导,表示美感之良器,要知学生的心理,不可不研究学生的绘画。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提出了开展“绘画日记”这一课题,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在我们的引导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一、研究基础: 课题组成员有思想、爱钻研、善思考和积累总结。赵媛丽、聂秋荣、赵宇已累计在省、市级以上发表和交流论文10余篇,多次获市、县级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及省、市个人单项奖,所辅导的学生经常在全国、省、市级美术绘画比赛中获奖400多幅并发表学生作品60多幅。刘春峰、李倩倩、王秀荣均在全国、省、市级以上交流论文7篇以上。其中李倩倩,王秀荣在省级、市级优质课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人曾在国家级刊物《作文个性化平台》中多次获得优秀辅导奖。 二、具体分工: 赵媛丽:组长 1、进行本课题的总体规划,具体实施,制定课题组的活动计划。 2、实践中期总结、结题报告的撰写等文字工作。 3、召集课题组成员研讨、交流、总结。 主要成员: 聂秋荣:负责课题组研究时间的安排和开展;整理、安排小课题在一年级的开展情况,包括实施过程、策划、指导和研究。 赵宇:撰写总结;整理、安排小课题在二年级的开展情况,包括实施过程、策划、指导和研究。 刘春峰: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活动记载、撰写小结;安排小课题在三年级的开展情况,包括实施过程、策划、指导和研究。 李倩倩:撰写报告;安排小课题的文字辅导,包括实施过程、策划、指导和研究。 王秀荣: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安排小课题在三年级的开展情况,包括实施过程、策划、指导和研究。 三、研究安排与预期效果: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5.4——2015.5) 组建课题组,参加课题申报培训,确定课题《小学美术绘画日记的实践研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人员分工,文献研究的准备。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5.6——2016.3) 通过文献学习与研究,结合学生进行实践,通过个案研究、总结经验、撰写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6.3——2016.5)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谈儿童日记画》 杨景芝 选自《中国中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