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4.1.力在哪里》(3)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教案精品 设计无限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 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 1. 力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二、教学准备 1.电脑课件。2.铅画纸做的靶、两颗棋子(分组活动用)。3.大、小磁铁各一个。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扳手腕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同座之间也来一次小小的较量,好吗?在游戏之中,请你思考:扳手腕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之间进行扳手腕的游戏。) 师:你获胜了吗?你觉得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呢? 生1:是力气大,力气大就能获胜。 生2:我觉得要胜利就要有力气。 师:是的,力在这个游戏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从今天起,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力的问题。 (板书:力在哪里) [评: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游戏中引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的习惯。] (二)找生活中的力 师:力在哪里呢?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有力的存在呢? 生1:风吹动红旗的时候,有力的存在。 师引导:这是谁给谁的力呢? 生1:风给红旗的力。 生2:汽车。 师:汽车?是开动时,还是静止时呀? 生2:开动时。 师:那是谁给谁的力呢? 生2:是发动机给汽车轮子的力。 师赞许:你这样说就说清楚了谁给谁的力了。 生3:手提水桶的时候,有力存在。这是手给水桶的力。 生4:用手拉弓时,手给弓的力。 ……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板书:风吹红旗,手提水桶,手拉弓箭,汽车开动)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力的现象能举得完吗?(不能)看来,力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呀。 (板书:无处不在) [评:通过指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力的现象,描述谁给谁的力,让他们感受到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师:你能给黑板上的这些力起名字吗? 生1:我想给风吹动红旗的力起名叫风力。 生2:手提水桶的力,我想把它叫着提力。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各种力的现象下面写上学生起的力的名字:风力、提力、拉力、动力) 师:你还知道哪些力? 生1:机械力,弹力,摩擦力 生2:魅力。(其余学生笑成一片) 师笑:这也算是一种力吧,不过等你学完这节课后,你就会发现这种力与我们科学课上要研究的力是不一样的。 [评: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之后,借势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后面的学习内容。] (三)表现力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多种力,这也说明大家的课外知识很丰富。现在你能利用教室里或身边的一些物体表现出力来吗?同座位之间先相互演示。 (学生们拿出铅笔盒等相互进行演示,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表现给大家看看? 生1:拿着铅笔盒上台演示,边用手拉动铅笔盒,边说:这是手给铅笔盒的拉力。 生2:拎着书包上台演示,说:这是手给书包的拎力。 生3和生4抬着他们的凳子,笑眯眯的上台,说:这是我们的手给凳子的抬力。 师笑:你们真有创造力,表演得太好了。 (师和生都不禁鼓起掌来。) [评:设计巧妙!指导学生用身边的小物品演示各种力的现象,带领学生体验力的发生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力的作用方式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自己智慧表现了几种力,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磁铁,(边说边在实物展台上演示)我想把这个小磁铁从这条线上移到那条线上,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先想想,一会儿我请你上来演示。 生1演示:用手拿起小磁铁放到另一条线上,说用手提小磁铁,可以把它移到那条线上。 生2:用手指将磁铁推到另一条线上,说用手指推小磁铁,可以把它移到那条线上。 生3:用手指弹小磁铁,也可以让它冲到那条线上。 [评: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根据实际经验提供解决方案并操作验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发散思维、求异态度和创新精神。] 师:现在老师要用一种和你们不一样的方法,请大家看清楚啦!(边说边用手拿起一个大磁铁在实物展台上演示)我现在用大磁铁将小磁铁推到另一条线上去。你们说,这是谁给谁的什么力呀? 生齐说:这是推力。 师:刚才有同学也用了推力,我也用了推力,可是这两种力有什么不同呢? 生1:刚才他是用手指头推的,你是用大磁铁推的。 生2:他推的时候,手指碰到了小磁铁,你推的时候没有碰到小磁铁。 师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同样是推的力,可是一种是接触到了小磁铁,一种是没有接触到小磁铁。看来,当两种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的时候,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了,另一种情况是两种物体没有相互接触到。 [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不断丰富完善课题的解决方案,进而对各种方案的解决方式进行整理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在产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五)、游戏 师:学到现在,我们对力已经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我们玩一个与力有关的小游戏,行吗?我们先听力学博士介绍一下游戏规则吧。 (展示课件动画:力学博士介绍游戏规则。) 看完动画,师提问:你知道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吗?(生:弹棋子)你清楚这个游戏的规则了吗? 生复述游戏的规则:1.准备好棋子和靶子。2.将两颗棋子放在指定位置,用手指弹其中一颗棋子,撞另一颗棋子,让它进入靶子中。3.棋子弹在不同的靶圈内得相应的分,压线以较高分计算。4.每人玩5次,累计得分高者获胜。 师:同学们,你们猜想一下,玩这个游戏怎样才能得高分呢? 生1: 力量要大一点。(不少学生摇头表示不赞成) 生2:我觉得力量要大小适合,过在了不行,过小了也不行。 生3:方向不能偏。 师: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要到游戏中验证。因此,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要认真作好活动记录。请大家和老师一道把书翻到83页,看看这个活动记录该怎样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中靶情况,用力偏大还是偏小,用力方向偏不偏。) [评:游戏的目的并不是玩,而是引导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发现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因此,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盲目游戏,而是在游戏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增加了学生探究活动的思维含量,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各小组长领取活动材料,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活动结束,各小组长将活动材料送还给教师) 师:同学们都玩结束了,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我请位同学来说说他怎么玩的,好吗? (指名两名学生上实物展台,说说自己每一次玩的情况,得多少分,中靶情况,用力偏大、偏小,还是不偏,用力方向是偏还是不偏。)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玩这个游戏要想取得高分该怎么做了吗? 生1:用力要正好,才能得高分。 生2:用力大小正好,方向也不能偏,才能得高分。 生3:我觉得高分,就要控制好力的大小和方向。还要多多练习才行。 师:你说的对极了,在弹棋子这个游戏中,我们发现了力有大小和方向,只有控制好这些,就能得高分了。要想控制好这些,我们还要多多的练习。 [评:交流游戏中的体会,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升华,学生借此体会并理解了力的大小和方向。] 师总结: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今后,我们将来详细研究各种各样的力的秘密,大家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力在哪里》总评 一、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有哪些力又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课的设计力求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检索与筛选,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力的现象”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整节课的设计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与精巧解构,成功地实现了对教材的需求重组和二次开发。如在学习“发生力的现象时,两个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的知识中,教师改变教材中单纯的且现象不便于观察的演示对比实验,以问题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一个“问题解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提供解决方案,并借助视频展台这一有效的教育技术,在全体师生面前作验证演示。再由教师提供补充方案,指导学生比较几种方案的特征,完成发现。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创设了一个学生开展自主研究、经历科学研究过程、体验科学成果汇报的主题式开放式学习氛围,比较成功。 三、重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训练。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并要求认真做好记录,使学生的活动目标明确,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5 学无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