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备课电子备课)

举报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向阳实验学校:王迎春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课标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经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为了更好的完成音乐课教学任务,实现音乐课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特拟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授五年级二班音乐课,本班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悟,本学期将继续对本年级音乐教学实施较为更加系统训练。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对于他们来说,乐理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接触,四年级的时候只是侧重于乐感的培养和歌唱方法的训练,在上课的时候穿插的少许基本乐理知识,对于他们来讲还是很浅显的东西。 四、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共有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第二单元:绿色畅想 第三单元:欢快的舞步 第四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第五单元:八音盒 第六单元:新年音乐会 五、 本学期教学目标、内容: (1)发声训练部分: 1、在气息控制下,力求做到声音位置的统一。 2、在扩展音域中,谨慎地扩展低声区音域。 3、在二声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连贯、流畅,音色的丰满、圆润,声部的和谐、统一。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2)欣赏部分: 要求学生对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包括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有进一步的体会或认识。能感觉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中表现情绪、气氛和感情的效果。能对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特点作简单的分析。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西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 1.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依马呀吉松》。 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西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5.能了解一些有关西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课题 第一课时《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并了解藏族民歌的一些风格特点和风土人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和小组探究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 3.知识与技能:重点强调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学跳藏族踢踏舞的简单舞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里面的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 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走进西藏》 教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景色? 2.教师:同学们,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西藏吧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 二、聆听、感受、体验 (一)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师:注意聆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 2.带着问题再听歌曲。 教师:这是一首藏族歌曲,由于西藏地域辽阔,方言各异,民族风格独具特色。《依马呀吉松》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依马呀吉松》的音乐特点是高亢婉转、优美动听、 4.教师小结:清新流畅。 (二)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教师解释歌词中衬词的意思。 教师: “索呀惹啦”“来斯马拉金彩来”等这些都是歌曲中的衬词,是为了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同学们要从中体会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2.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自己的坐姿,用“啦”小声随老师唱,注意你们声音的弹性和气息的支持。 【设计意图:歌曲里面有很多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教师范唱可强调这些地方,同时引导学生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歌曲节奏 ① 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歌曲的节奏及强弱规律。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歌曲的节奏特点。 ②学生用“哒”读节奏注意每一个乐句之间的联系。 4.学习歌曲的曲调. ①教师弹旋律,学生用“啦”哼唱,先慢唱然后速度还原。 ②学生随琴视唱曲谱。 ③学生画旋律线(找同学板演)用曲线的形式。 5.加入歌词演唱 ①学生自己识谱唱歌词。 ② 全体学生齐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③ 教师领唱学生随老师齐唱。 ④ 分小组演唱比赛 (三)表演歌曲 1.学习藏族的踢踏舞 “依马呀吉松”是流行在四川巴塘一带的堆谐曲。堆谐是代表性的藏族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舞步 。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舞步,看谁的模仿力最强。 2.教师示范,强调动作要领。 3.找个别同学上台前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三、课堂小结 1.边唱边舞。 2.随音乐出教室 【设计意图:随音乐出教室可以达到一种课未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深的教学效果】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题 第二课时 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2、知道青海“花儿”的知识。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 备课 一、 歌曲导入: (1) 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2) 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黄河大合唱》、《绣金匾》、《拥军秧歌》、《信天游》、《脚夫调》、《横山上下来游击队》、《赶牲灵》、《见面容易拉话难》。并哼唱旋律。 二、 学习新课: (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二)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三课时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十六分音符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 教学难点 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 备课 一、你了解新疆的文化、风景和特产吗? (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戈壁;新疆的手抓饭、烤全羊等) 观看新疆的风土人情图片 1、导入新课 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一首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2、初听乐曲 3、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 (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唱、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4、再次完整的欣赏,重点聆听乐曲的主导节奏型 5、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部分 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乐器? 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2)欣赏第一部分 欣赏第一乐段 这是一段新疆民歌的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跟着录音唱一唱这段旋律 (3)欣赏第二部分 分析这段音乐的速度、情绪有什么变化? 为这段旋律伴奏 1、完整欣赏整首乐曲 2、音乐家相册 了解音乐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及其主要作品。 3、拓展 欣赏管弦乐作品-----《新疆舞曲第二号》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题 第四课时 四季调 教学目标 1、 学习用口风琴演奏青海歌曲《四季调》。 2、 能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 了解乐曲三个不同段落的节拍变化。 教学重点 演奏《四季调》 教学难点 1、能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艺术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 备课 1、导入 学生欣赏不同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