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举报
资源描述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2019-20202019-2020 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得道多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失道寡助教学案教学案(无(无答案)答案)苏教版苏教版基本目标:基本目标: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目标:提升目标: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教学时数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视频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生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其实,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早已论证了这一思想。一、一、默一默默一默能合上书本,完成下列词语郭(gu)粟(s)亲戚(qng qi)二、二、读一读读一读1、听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预设: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能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1/3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2、对抗赛规则:六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总分为100 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 分,直到扣完为止。3、翻译全文(看谁又对又快)先自主学习,圈出疑难,组内合作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解决。然后进行组内文言知识大比拼。(多媒体展示)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委而去之亲戚畔之池非不深也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三、三、想一想想一想1、请同学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预设: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2、本文属论说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论点,说明“人和”在战争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四四、练一练练一练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五、作业:五、作业: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演讲。-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