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备要》---丁多发性神经炎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333289419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8.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治备要》---丁多发性神经炎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证治备要》---丁多发性神经炎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证治备要》---丁多发性神经炎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证治备要》---丁多发性神经炎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证治备要》---丁多发性神经炎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治备要》---丁多发性神经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治备要》---丁多发性神经炎(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 进 忠 证治备要-丁多 发 性 神 经 炎多发性神经炎,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等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特点的不同,分别将手指、足趾发麻、疼痛者,称麻木;四肢弛缓性瘫痪者,称痿等。辨证论治(-)痰火化风证临床表现:手足麻木,足蔗、趾、足背疼痛,走路触摸时疼痛加重,或有轻度瘫痪,口干,心烦,苔薄白,脉弦滑。治法:熄风通络,化痰清热。方药:熄风通络汤。钩藤3 0克 桑枝3 0克 地 龙10克 香 椽1()克 佛 手10克 枳 壳10克 连 翘10克 丝瓜络10克 甘 草3克木 瓜10克。()阳明胃热证临床表现:瘫痪,发热,口渴,汗出,舌苔黄干,脉滑数。治法:清胃养阴。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生石膏3

2、 0克 麦 冬15克 沙 参15克 党 参15克 半 夏10克 竹 叶10克 甘草6克 粳米30克 生 姜二片.(三)阳明胃热,外挟风湿证临床表现:壮热口渴,汗出身痛,舌苔黄白,脉洪大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散风。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减。生石膏6 0克 桂 枝15克 知 母15克 生 慧 米30克 甘 草9克 粳 米3 0克。(四)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证临床表现:瘫痪,全身沉重,白汗盗汗,面色恍白而颊反嫩红,发热,甚或气短痰多,舌苔白,脉虚大弦滑.治法:益气养阴,燥湿清热。方药:生脉三妙汤。黄 黄1 5克 党 参10克 麦 冬10克 五味子10克 苍 术10克 黄 柏10克 怀牛膝10克 木瓜10克

3、桑 枝30克。加减:痰多者,加竹茹10克 枳 壳10克 香 橡10克 佛 手10克。(五)阴阳俱虚,湿热蕴结证临床表现:瘫痪,全身沉重,腰背酸痛,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治法:阴阳双补,清热燥湿。方药:虎潜丸加减。虎骨3克(研末,冲服)怀牛膝9克 生 地15克 淡肉欢蓉15克 锁 阳15克 白芍15克 当归10克 麦 冬10克 石 斛10克 知 母10克 黄 柏10克 干 姜1.5克。(按)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病急性发病时,以阳明胃热和湿热伤筋者较多;慢性者,以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者为多见。其辨证要点有二:一脉象,二面色。即脉虚大者,为气阴两虚;滑数者,为胃热或痰热;细数者,为阴虚热盛。

4、面色恍白、汗多者,为气阴两虚;面色红赤者,为胃热。在治疗上,阳明胃热者,治宜竹叶石膏汤、白虎汤加减;肺虚者,治宜补气养阴;肾虚者,治宜滋补肾阴。然均需注意湿热,治湿热成痿,以三妙丸、晚蚕砂、草薜、意米等药为主.臂 丛 神 经 痛臂丛神经痛,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等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分别将肩臂麻痛者,称血痹;肩背疼痛者,称肩背痛。辨证论治(-)气血俱虚,寒凝血滞证临床表现:肩臂疼痛,抬举、拿东西等均能使疼痛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或缓。治法: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方药:黄茶桂枝五物汤加味。黄黄30克 当归15克 鸡血藤15克 桂 枝15克 白芍15克片姜黄9克 生姜9克 大枣十二枚。加减:疼

5、痛严重或夜间疼痛加重,加乳香10克 没 药10克;手臂冷痛,加川乌9克。简易法:天 宗 肩 阳(先在两穴针刺,至有针感后留针15分钟,然后在两穴上放置火柴棍约12厘米,胶布固定,或在天宗穴放置皮内针胶布固定。)()气阴两虚证临床表现:肩臂疼痛,手心热,夜间口干,脉虚而弦滑。治法:益气养阴,通络止痛。方药: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5克 党 参10克 桂 枝10克 麦 冬10克 黑芝麻10克 阿 胶10克(炜化)生地30克 大 枣 十 个 酒 一 盅 为 引。(三)气血俱虚,外受风寒证临床表现:急性发病,肩臂疼痛,畏风怕冷,舌苔薄白,脉弦紧。治法:益气养血,疏散风寒。方药:蠲痹汤加减。黄 黄15克

6、桂 枝10克 片姜黄10克 当 归10克 续 断10克 白芍10克 羌 活10克 防风10克。(四)肝郁气滞,经络郁滞证临床表现:肩臂至手指酸痛憋胀麻木,头晕头痛,胸满心烦,失眠,喜叹气,舌苔白,脉沉弦。治法:舒肝理气,佐以通络。方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 胡10克 半 夏10克 党 参10克 桂 枝10克 白芍10克 黄 苓10克 丝瓜络10克 生姜10克 龙 骨12克 牡 蛎12克 大枣五个(按)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病以气血俱虚,外受风寒者为多见,其治法以补气养血、疏散风寒为常用。但病程较久者,必须注意病位之在脾、肝、肾;其在肝者,治宜养血舒肝;在肾者,只治宜培补肾气;在脾者,

7、治宜益气养血。另外,皮内针 皮外针法,对本病也有一定效果。坐 骨 神 经 痛坐骨神经痛,中医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称为腿痛。辨证论治(-)肝肾俱虚,风寒湿痹证临床表现:腰腿突然剧痛不止,翻身活动困难,腿足屈伸不利,舌苔白,脉弦紧或弦缓治法:培补肝肾,祛风散寒。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 活 10克 桑寄生15克 秦 无 10克 防 风 10克 细辛3 克 川 号 10克 当 归 10克 生地10克 白 芍 10克 肉 桂 10克 茯 苓 10克 杜 仲 10克 川 牛 膝 10亢 党 参 10克 甘 草 6 克。(二)肝肾俱虚,筋脉失养证临床表现:腰困腰痛,腿痛剧烈,夜间加重,难于入睡,患侧怕冷,

8、口干,脉沉弦或尺脉不足。治法:补益肝肾,养血舒筋。方药:八味地黄丸加减。生 地 15克 熟 地 15克 白 芍 15克 石 斛 15克 肉 皮 蓉 15克 元 参 15克 茯 苓 10克 泽 泻10克 丹 皮 10克 附 子 10克 肉桂10克 怀牛膝10克 淫羊霍10克 露蜂房10克。加减;疼痛不止,加乳香10克 没 药 10克;灼热疼痛,尿黄,加知母9 克 黄柏9 克。(三)肝肾俱虚,湿热内蕴证临床表现:腰腿疼痛不止,夜间加重,口干口苫,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数或沉滑数。治法:滋补肝肾,清热除湿。方药:虎潜丸加减。生 地 15克 锁 阳 15克 肉收蓉15克 菟丝子15克 陈皮10克当归1

9、0克 白芍10克 知母10克 黄 柏 10克 石 斛 10克 桑寄生10克 怀牛膝10克 干姜3 克。(四)血虚肝郁,筋脉失养证临床表现:腰痛,腿胀痛,胸满心烦,头晕头痛,喜叹气,舌苔白,脉沉弦。治法:养血柔肝舒筋。方药:逍遥散加减。柴 胡 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 苓 10克 干姜3 克 狗脊30克 薄荷3克 甘 草 6 克。加减:胸满心烦较重,宜加桅子10克 丹 皮 10克 生 地 10克 石 斛 10克 陈 皮 10克 青皮 10克,去白术、茯苓、干姜、狗脊。(五)气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临床表现:髅部一片疼痛,牵及大腿外侧疼痛或胀痛,畏冷怕劳,舌苔白,脉弦大或弦缓。治

10、法:益气散寒。方药:黄姜汤(家兄法)。黄黄30120克 干 姜 6 克 甘 草 6 克。加减:夜间疼痛严重,加当归9 克 赤芍9 克 川 萼 10克 桃 仁 10克 地 龙 10克。(六)风湿入络证临床表现:腿痛腿麻,尤以麻木为甚,脉弦缓。治法:祛风湿,通经络。方药:稀苍白果叶酒(家父法)。猫茶草15克 千 年 健 6 克 佛 手 6 克 地 风 6 克 当 归 6 克 香 椽 6 克 桂 枝 6 克 赤 芍 6克 老鹳草6 克 透骨草6 克 白果叶20片 白酒三斤。用法:将上药切为小块,泡七天七夜,备用。一日二次,一次一盅。(七)气血俱虚,气滞血瘀,痰湿郁滞证临床表现:患者素体肥胖,下肢浮肿

11、,疲乏无力,胸脱或脱腹胀满,腿痛,夜间严重,舌苔白,脉弦滑。治法:补气养血,理气活血,燥湿。方药:参黄丹鸡黄精汤加减。党参15克 黄苗30克 丹参30克 鸡血藤30克 苍 术 15克 白 术 10克 陈 皮 10克 青皮10克 黄 精 10克 生 地 10克 当 归 10克 柴 胡 10克 郁 金 10克 姜 黄 10克 薄 荷 3克 桑寄生15克 夜交藤15克。(按)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病辨证的要点有三:一病因,二脉象,三症状。l o 病因:冬季出汗后,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出现腰、腿疼痛者,为风寒;扭伤后,突然腰腿疼痛者,为瘀血;长期的精神抑郁引起的,为肝郁血虚。2。脉象:浮紧、弦紧

12、者,为风寒;沉弦,为肝郁气滞;沉弦而尺不足,为肾阳虚衰;沉而滑数或尺脉数,为肾虚热盛;虚大,为气血俱虚。3.症状:头晕头痛,胸胁苦满,心烦失眠者,为肝郁血虚;腰酸腰痛者,为肾虚;下肢沉重者,为气虚湿盛;足冷者,为肾阳不足。在治疗上,由于本病都与肝肾虚衰有关,所以培补肝肾应贯穿于各种治法之中,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寒湿所致者的有效方剂,使用时必须注意引经药,否则会使疗效降低;肝肾俱虚者,夜间疼痛多较剧烈,用药时除补益肝肾外,尤应区别寒热的不同;血虚肝郁者,多兼寒湿,应用逍遥散时,易生姜为干姜较妥。急 性 脊 髓 炎急性脊髓炎,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等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特点的下肢完全性截瘫,称为痿。

13、辨证论治(一)燥热客肺证临床表现:发热,鼻燥咽干,咳嗽,疲乏无力,下肢痿软,小便不畅,舌苔白,脉细数或沉细小数。治法:养阴润燥,清热宣肺。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沙 参 15克 麦 冬 15克 炙杷叶10克 阿 胶 10克(烂化)杏 仁 10克 炙桑叶10克 石 斛 10克 生石膏30克 黑芝麻12克。(三)湿热蕴结,久伤阴分证临床表现:两腿痿软,甚或四肢痿软,发热,喜冷畏热,胸胁满闷,尿黄,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数或细数。治法:清热燥湿,佐以养阴。方药:三妙丸加减。黄 柏 1 0 克 苍 术 1 0 克 川 牛 膝 1 0 克 当 归 1 0 克 革 解 1 0 克 防 己 1 5 克 石 斛

14、1 5 克 龟 板2 0 克。(三)湿热蕴结,气阴两伤证临床表现:病程较久,疲乏无力,下肢甚或四肢痿软瘫痪,发热,自汗盗汗,面色白:舌苔白,脉虚大滑数。治法:益气养阴,清热燥湿。方药:清燥汤加减。黄 黄 1 5 克 党 参 1 0 克 白术1 0 克 麦 冬 1 0 克 沙 参 1 0 克 石 斛 1 0 克 黄 柏 1 0 克 知母1 0 克 陈 皮 1 0 克 川牛膝1 0 克 神 曲 1 0 克 防 己 1 0 克 连 翘 1 0 克 晚蚕砂1 0 克 茯苓6克 白 芍 6克 木 瓜 6克 生 石 膏 1 5 克 五 味 子 5克。(四)阴虚热灼,筋脉失养证临床表现:发热,骨蒸劳热,盗汗

15、或自汗盗汗,瘫痪,舌质红绛.脉细数或虚数或虚大数。治法:养阴清热,舒筋振痿。方药:大定风珠加减。龟板3 0 克 牡蛎3 0 克 鳖甲3 0 克 麦 冬 1 0 克 沙 参 1 0 克 石 斛 1 0 克 白芍1 5 克 五味子 6克 阿胶(惮化)9克 元 参 1 0 克 知 母 1 0 克 黄 柏 1 0 克。(五)阳明胃热证临床表现:发热汗出,全身或下肢瘫痪,口渴喜饮,舌苔黄,脉洪大而滑或滑数。治法:清热生津。方药:白虎汤加味。生石膏1 2 0 克 知 母 1 0 克 麦 冬 1 0 克 沙 参 1 0 克 甘 草 1 0 克 苍 术 1 0 克 粳米3 0 克。(按)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

16、问题本病的原因常见者有三:(1)肺中燥热,证见鼻燥咽干,咳嗽发热;(2)阳明实热,证见口渴身热,脉洪大或滑数;(3)湿热蕴结,证见胸膈满闷,舌苔腻;其次,还有气阴两虚之痿,证见多汗,面色恍白;阴虚热灼之痿,证见盗汗,骨蒸,脉细数。在治疗时,必须紧紧抓住辨证论治的精神施用药物。多 数 性 硬 化多数性硬化,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等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症状特点的肢体瘫痪、视力减退,小便困难等,大致包括在痿,瘫痪之中。辨证论治(-)热邪灼阴,风邪内动证临床表现:痉挛性瘫痪,偶有施丛,或翘丛疼痛,烦躁易怒,头晕失眠,自汗盗汗或盗汗,小便困难而灼热痛,舌质红绛,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柔肝熄风。方药;大定风珠加减。甘草9克 生 地15克 白 芍15克 麦 冬1 5克 沙 参15克 元 参15克 龟 板3 0克 鳖 甲30克 牡 蛎1 5克 阿 胶10克(洋化)知 母10克 黄 柏10克 五味子10克。(-)风痰阻络证临床表现:全身轻度瘫挛性瘫痪,偶而麴丛疼痛,心烦失眠,口干,舌苔薄白,脉弦滑。治法:化痰通络,清热熄风。方药:熄风通络汤加减。钩藤30克 林 桑 枝30克 地 龙1 0木 瓜10克 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